由浙江省疾控中心负责的“动物饲料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瘦肉精)的气质色谱测定研究”项目,近日在杭州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对动物饲料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较难测定的现状,成功地建立了有效的分析方法。该项目检测方法与现行各种方法比较,具有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杂质干扰少、灵敏度高等优点,有利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 济意义。
省疾控中心自1999年6月起,就在省农业厅畜牧管理局、浙江大学饲料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动物饲料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的气质色谱测定”的研究。负责这一课题的理化检验室吴平谷硕士,攻克了国内对动物饲料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残留量测定的难关,采用气质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获得较佳的气质色谱检测方法。
克伦特罗(Clenbuterol)俗称“瘦肉精”,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味略苦,属于β-肾上腺素兴奋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克伦特罗对动物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可促进动物肌肉组织生长,降低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克伦特罗在饲料中的添加量是治疗量的5至10倍,且使用周期长(需连续服药30天),会在动物组织中形成残留,其中在肝脏、肺部、眼球、肾脏中残留量较高。克伦特罗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的加热方法不能将其破坏。人或动物服后,15至20分钟即起作用。会使人出现四肢震颤、惊慌、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对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糖尿病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
1992年西班牙首次发生40多人因食用含克伦特罗的畜产品中毒事件。欧盟最早颁布法规禁止将β-肾上腺素兴奋剂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2000年4月5日,我国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严禁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克伦特罗。但一些专业饲养户和饲料加工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将含有克伦特罗的添加剂作为“秘密武器”使用,有的甚至加大克伦特罗的添加量,造成猪中毒。
据国家农业部调查发现,非法使用掺入克伦特罗的动物饲料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中部养殖业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浙江及周边省份发生多起克伦特罗中毒事件,非法使用克伦特罗现象相当严重。(通讯员沈济)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