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诚意服务群众。但也有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忽视作风建设,致使交通通信先进了,干群关系却疏远了;群众生活富裕了,对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据笔者调查,在有些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三种作风,亟待转变。
一是守旧的作风。有些人一心求稳怕乱,凡事要按照以往惯例、借鉴兄弟单位做法, 决不敢为天下先,做出头的椽子。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发展不足而稳定有余,尽管事情干得少、发展步子小,但板子打不到,待遇少不了,因此,许多人乐此不疲。其实,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事事都要等别人做出样子后来效仿,必然会丧失机遇;如果满足于因循守旧、看摊守业,必然会导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困难和矛盾束手无策,最终被时代淘汰。
二是懒散的作风。有些人工作疲沓、作风拖拉,缺乏时间观念,一个人一个小时能办完的事非得一帮人办上一整天;有些人进取心不足、危机感不强,办事效率低,对自己一再降低要求,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遇到困难绕道走;有些干部特别是落后的困难地区的干部,过分强调历史原因、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客观因素,不愿意负重拼搏、迎难而上;有些人缺乏大局观念,对上级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抵制,实在抵不过去就拖、就消极应付,这些都是懒散的表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风懒散、无所作为的人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是浮躁的作风。有些人吃不透政策、察不准民情,却样样想干、事事想办,结果思路不明、主次不分、规划不清,一样事也干不好、一件事也办不实;有些人急于在短期内干出成效、干出政绩,结果劳民伤财;有些人过分看重权力,升迁则喜、退留则忧,为了另谋高就,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个人愿望一时实现不了就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浮躁的危害不言自明,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人“官本位”意识较重,思想深处没有解决好“当官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摒弃浮躁的作风,必须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是党和人民的需要,都要解放思想、脚踏实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张良南)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