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份份有价值的建议、一张张直抒胸臆的提案,无不凝结着政协委员们的参政情怀。昨天下午5点15分,市政协已收到委员们的建议、进言共319件,其中90%以上被列为提案。
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统计出:这里边大头是经济方面,约占提案的54%。针对合肥市民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给予谋划,出点子。相当一批提案是以委员联名、或以 党派和工商联名义提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像今年这样高质量的提案那么多,着实令人高兴。如“入世了合肥怎样应对”、“发展城郊型农业”、“南淝河治理”、“高科技成果转化”等,句句在理,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市政协副秘书长谭福翰愉快地回忆道:“1988年我第一次来参加政协会议,那时候,包括自己在内都不知道提案怎么写,也不会提,更谈不上提到点子上。曾有人戏言委员们只会拍拍手,鼓鼓掌。后来,到了上届(第九届)情况就明显改观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了委员行列,渐渐地一些博士、研究生等高素质的同志走进了委员队伍。这样,政协的提案自然上了台阶。”
记者查阅了本报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记载,那时候政协委员的提案几乎都千篇一律是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一直到了1985年1月28日七届八次会议上,许多委员提议的还是解决市民“吃饭难、穿衣难、修理难”等问题。
以前曾在市政府接受政协委员的提案、现又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工作的韩子英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回顾提案的演变历程,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前政协委员的提案往往具有明显的“单位色彩、自身利益”,现阶段委员们知情权扩大了,市政府政务也相对公开了,民主进程加快,委员们提案也“小中见大”、事关全局。
政协提案历来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从这张“晴雨表”上,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进步的脚印。(熊兆巍 巫业林)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