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5日,襄樊市汉江大桥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叶慧芬告诉记者,他们准备把长虹大桥收费终止日期在收费站醒目处公示,昭告市民和过往司机。
去年8月,省政府批复了襄樊市关于核定长虹大桥收费期限的报告,明确规定,2015年8月30日襄樊长虹大桥停止收费。一汉江横穿襄樊市区,孕育了这座滨江城市的文明,也阻隔了两岸的交通。
70年代初,数十万襄樊军民响应“备战备荒”的号召,以投鞭断流之势架起了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结束了人、车靠轮渡过江的历史。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襄樊一跃成为全国注目的明星城市,这座联结两岸的惟一的大桥再也无法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车流、人流的冲击。列车昼夜在中间呼啸而过,两边狭窄的单行车道上,汽车长蛇阵般对峙。
堵!堵!堵!堵得汽车呻吟,堵得人心发焦。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1984年襄樊市决定建设第二座汉江大桥。此时,全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的还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老路子。长虹大桥开工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襄樊财政,无力支撑这个总投资达1.4亿元的项目,工程时停时建,工期一再延长。
如何尽快结束大桥建设的尴尬局面?襄樊市政府借鉴沿海开放地区的经验,举债建桥,收费还款。就这样,襄樊市通过贷款和向市区及所辖县、市的部分单位借款,凑齐了大桥建设所需资金。
1992年5月1日,大桥通车。它结束了贯通南北的316国道受阻于汉江的历史。它联通了“襄樊第一路”———长虹路,成了市区的一道景观。通车当日,设立桥头的收费站就亮出“收费还贷”的牌子,开始向过往车辆收取“过桥费”。二收费何时停止?襄樊市汉江大桥管理处副主任丁绿化说,起初,省里没有规定年限。去年,交通部要求各收费站应有期限,市政府闻风而动,迅速组织论证核定了最后收费日期,并把“期限意识”体现在资金管理上。
科学安排,收紧支出,加大还贷付息力度。去年初,这个科列出的还贷计划是2000万元,到年底,他们利用收取的“过桥费”归还了绝大部分短期借款。
长虹大桥建设贷款的大头来自襄樊市建行。负责项目管理的樊城建行信贷员靳勇说,这个项目还本付息进展呈良性运行态势,今年,市财政又给该行安排了1000万元的还贷计划。三还贷靠收费。难也难在收费。前几年,过往司机冲岗逃票现象严重。据襄樊市汉江大桥管理处统计,从开始收费到1998年,这个处竟有2人在收费时被车辆冲撞死亡,近半数职工收费时挨打,其中9人被打成重伤。
收费管理也存在明显漏洞。有的职工收钱不撕票、多收钱少给票、卖“回笼票”,有的职工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给“免费”送自己上下班的“的士”免票。
资金大量流失,收费额增长缓慢。如此下去,何日能凑齐还贷所需的资金。大桥收费再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实行目标管理。1998年7月,襄樊市汉江大桥管理处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给职工们带来了一股强烈的“期限意识”。新班子召开的第一次全体干部职工会上,党委书记、主任郭忠提出,把收费漏车率控制在5%以内,曾引得到会职工哄堂大笑。职工觉得不可行,因为此前的收费漏车率高达70%。然而,新班子带来的不只是明确的目标,还有一系列严密的举措。
服务态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收费目标的实现、道路通畅,还展示着襄樊市对外的形象。襄樊市汉江大桥管理处开展了一场“谁养活谁”的大讨论,在职工中开展“视过往司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教育。为了培养一批“文明使者”,这个处轮流安排职工进行封闭式军训,实行“军事化管理”。收费人员上岗时,统一着装、佩证,统一站姿、引导动作和问候语言。接班时整队上桥,下班时列队讲评。推行“微笑服务”,收费窗口问候过往司机的方式由过去电脑语音变为人声。
这个处还投资300多万元,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对收费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市中行联合投资安装了不停车收费系统,购买了“路通卡”的市内车辆不用停车就能缴费通过……
该处负责同志说,大桥管理处干部职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如期停止收费。近几年来,正因为大伙的努力,收费工作显出了一些成效。到去年底,长虹大桥收费站收费漏车率连续3年为零,年收费额达到5200多万元,创下历年来最好纪录。 (周对葵)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