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涮”了滑雪场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记者李晓玲、沙达提、陈国安)正当乌鲁木齐市民悠然度冬如春之时,乌市及近郊30多家滑雪场的老总们却叫苦不迭。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五棵松滑雪场经理敬永平说,站在滑雪场上感觉像是在“春天”,地面上基本没有雪,泥土裸露在外,许多游客为了不枉此行,就依靠山脚下残存的一点夹杂土的雪过滑雪瘾。
新年以来,新疆北部地区受强大暖高压控制,气温普遍升高。首府乌鲁木齐因地处山谷地带,气温升高较为显著,达到了近40年来元月上旬气温最高值零上10度。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副总工程师刁平介绍说,今年气象变化比较大,入冬就推迟了10-15天。降雪更是稀少,从去年12月初到现在,北部入侵的冷空气也只造成了几次降温天气,都没有形成降雪。
谈起旅游收入,敬永平更是直摇头。由于暖冬影响,五棵松滑雪场前期的收入几乎为零,许多规模小的滑雪场不得已而关闭。“刚刚下的这场中雪使我们在春节和中小学生寒假期间还可以一搏,但也只能够持平了。”
而原定于元旦在乌鲁木齐市南山冬季旅游黄金地举行的雪上集体婚礼,也因暖冬雪少而化为泡影。从水西沟乡扫兴而归的王先生说,山上的雪连滑雪场的地都盖不住,若勉强滑一场,准会沾上一身泥。
记者了解到,南山水西沟滑雪场去年冬季接待游客8000多人,元旦一天曾创造过接待千人的纪录,而今年同期仅接待游客千余人,许多滑雪场不得不因为无雪而推掉许多游客。牧民居玛义垂头丧气说:“去年冬天我在滑雪场为游客牵马,挣了3000多元钱,今年到现在还没挣到500元呢。”
一些常年承接冬季旅游团的旅行社也因暖冬“冷”了心。新疆诺亚方舟旅行社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前几天,我们接了个200人的团准备到水西沟冰雪游,但最终因雪少而不得不退团。“今年到现在,我们旅行社冰雪游的损失已经过半,天公不作美,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一些精心选址的滑雪场受暖冬天气影响不大。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外专业人士认定为亚洲条件最好的自然滑雪场的天山国际滑雪场,因海拔相对较高,冬温夏凉,暖冬时节,雪场海拔较低处稍受影响,但整个雪场雪道实雪厚度仍达10厘米以上,达到国内滑雪通用安全舒适标准。游客也一直络绎不绝。(完)
滑雪场人工背雪自救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记者李晓玲、沙达提、陈国安)新疆的冬季旅游经营者为了消化暖冬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各种手段人工造雪自救。
水西沟白云滑雪场的经营者组织当地五十户牧民到附近的山上去背雪,这些牧民用马拉爬犁运回了几十吨白雪,有的牧民甚至用袋子装上雪往滑雪场背。林家沟滑雪场为了使雪场在元旦期间能正常营业,节前就组织村里的牧民用了三天时间到处找雪拉雪来造雪场。当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说,在这里住了40多年,从来没遇到过像今年这样少雪的天气。
今年入冬以来,乌鲁木齐只下了三场雪。但在滑雪场经营者眼中,真正意义上的雪只有一场,天公不作美使滑雪场遭遇无雪的尴尬。这对入冬前早已磨拳擦掌准备迎接滑雪人潮的冰雪旅游经营者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对早已盼望着去滑雪的游客,更是遗憾不已。
位于市郊的红雁鹭岛度假村田园滑雪场拥有新疆唯一一台造雪机,滑雪场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已经计划用造雪机造雪了,无奈天公不作美,造雪需要至少零下9至12度的严寒才能成功,但气温却一直居“高”不下,有一天甚至达到了零上6度,造雪机整天都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气温下降我们立刻就能够出雪。雪况较好的天山国际滑雪场今年也准备引进两台造雪机以备不时之需。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促进处肖虎处长说,在游客眼中,新疆的冬天是严寒的代名词,没有雪怎么能叫新疆呢,但近年来,暖冬气候不时光顾新疆,这也给经营冬季旅游的滑雪场和旅行社一定的压力。滑雪机等人工造雪设备的引进,将有可能使新疆滑雪场告别“靠天吃饭”的局面,以后也许11月份我们就可以开展冰雪游活动了,甚至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夏天造一些室内滑雪馆,把旅游受气候、地域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完)
暖冬突降瑞雪游客商家笑逐颜开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记者沙达提、李晓玲、陈国安)新疆的暖冬让商家“望天兴叹”,让游客憾然而归,正在踌躇莫展之时,一场的大雪于13日在边城人们的欢呼雀跃中降临了。
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副总工程师刁平介绍说,12-13日的这场雪在市区下得比较大,市区降雪量达8.6毫米,山区为小到中量雪。由于前一段时间气温偏高,乌鲁木齐市郊滑雪场叫苦不迭,这场“迟到”的雪使雪场的经营者喜笑颜开。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记者看到地面积雪厚度达15厘米。一家滑雪场的负责人高兴地说:“这场‘及时雪’真是救了我们滑雪场了!”据他介绍,13日雪还未停,就有50多位游客前来滑雪。
位于市郊的田园滑雪场负责人陈涛说,前一段由于没雪,雪场生意不太好。下雪后人就多起来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二三百人上山滑雪。这家滑雪场由于配备了全疆唯一一条上山牵引索道、牵引升空伞和雪地摩托、儿童专用滑雪板而吸引了众多的滑雪者。
滑雪运动被称为“贵族运动”,但在边城乌鲁木齐,许多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滑雪带来的新鲜感觉。年轻的维吾尔族姑娘祖丽菲亚脚蹬滑雪板,头戴绒线帽,在白雪的映衬下一副英姿飒爽的雄姿。她兴奋地说:“滑雪真是太好玩了,从来没有这样刺激过,我感觉自己象要飘起来了。”
陈涛还告诉我们,过几天将有一批广东游客专程到这里滑雪,“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雪呢,新疆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哈萨克族牧民哈孜依是当地滑雪场租马队的成员。他说,这几年随着冬季旅游业的开展,大家都忙起来了,每天能挣个百八十元。
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举家前来滑雪的家庭增多。记者在市区近郊的一些滑雪场看到不少祖孙三代一起来滑雪的家庭,爬犁、骑马、滑雪、雪上摩托等新型冬季运动都深受游客喜爱。许多单位还利用周末组织员工参加雪上运动,一时间,“走,滑雪去”成为边城最流行的见面语。(完)
新疆冰雪旅游“冷”在哪里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8日电(记者陈国安、李晓玲、沙达提)新疆“暖冬”现象,使“冰封雪飘”渐渐不能成为新疆人的骄傲,尤其面对中国东北“冰雪经济”如火如荼的盛况,新疆人不得不承认:新疆的冰雪确实很“冷”。
据统计,长春市2000年冰雪旅游节期间,接待海内外游客1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4.1亿元,2001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8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4亿元。黑龙江滑雪旅游起点高,发展快,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滑雪场尚志亚布力青云高山滑雪场,确立了黑龙江滑雪旅游大省的地位。
而新疆冰雪旅游只是在近几年刚刚起步,目前还是处在一种分散经营状态中,冰雪旅游创收微乎其微。乌鲁木齐市及近郊有滑雪场35家之多,但除天山国际滑雪场等几家滑雪场稍具规模外,其它大多数滑雪场都处在起步阶段,有的滑雪场纯粹就是“个体户”,几个人集资买些滑雪板找块雪地圈起来就变成滑雪场了。这些个体滑雪场设备简陋,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促进处处长肖虎认为,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资,经营规模小、档次低是目前乌鲁木齐大多数滑雪场的通病。当前,尽快利用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冬季旅游项目的龙头企业势在必行。
尽管处在相同的纬度位置,同样是皑皑白雪,但是一冷一热之间,相差的远远不止在这些表面的数字上。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俊分析说,从综合来看,新疆冰雪旅游在国内市场遭遇冷清是有其必然因素的。首先在自然条件上,新疆尽管气温很低,但是天山以北降雪不稳定,时厚时薄,同时新疆高山区多,地势陡峭,这些都成为了滑雪运动的制约因素。
其次在文化底蕴上新疆尤显单薄,从历史上看,东北滑雪运动和冰灯、冰雕艺术大多渊源于苏俄和日本,他们对冰雪的理解深度在国内无可比拟,新疆由于长期崇尚骑马、射箭等民族体育运动,在冰雪旅游的建设上陷入形式的模仿照搬,而在底蕴和内涵的把握上其实很苍白。
新疆远离国内大市场,遥远的距离让国内游客望而却步;加之近几年新疆对外宣传不够,国内游客不了解新疆。
“暖冬”让新疆人明白了新疆冰雪旅游的脆弱,也带来了反思。据了解,乌鲁木齐市及近郊有滑雪场35家之多,但除天山国际滑雪场等几家滑雪场稍具规模外,其它大多数滑雪场都处在起步阶段,有的滑雪场纯粹就是“个体户”,几个人集资买些滑雪板找块雪地圈起来就变成滑雪场了。这些个体滑雪场设备简陋,没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促进处处长肖虎认为,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资,经营规模小档次低是目前乌鲁木齐大多数滑雪场的通病。当前,尽快利用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冬季旅游项目的龙头企业势在必行。形成集约,形成品牌则是新疆冰雪旅游的当务之急。(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