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检察院称证据不足 南京逻辑炸弹案嫌疑人未被批捕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22日06:21 北京青年报

   一条南京银山电子公司发现其生产的电力故障录波器中被人装上了“逻辑炸弹”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的纷纷关注,我们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涉案嫌疑人赵志中“南京十大科技功臣”的身份,二是这个“炸弹”与全国电网有关。而作为法治周刊,我们特别关注“逻辑炸弹”事件,是因为它再一次提示出:法制建设将如何面对高科技犯罪的大话题。

  -新闻链接

  1月上旬,来自南京银山电子有限公司的一条消息令媒体哗然。

  据1月12日北京某报转载的消息,由南京银山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YS-88A、YS-88型电力故障录波器,被查出在软件里安装了“逻辑炸弹”。警方锁定的犯罪嫌疑人是2000年度南京十大科技功臣之一的工程师——赵志中。该消息称:电力故障录波器被喻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黑匣子,它可以查出并记录高压输电网出现的各种故障。国家规定22万千伏以上的高压输变电系统必须安装这类设备。赵志中原是银山公司的总工程师,主持电力故障录波器的开发。其在2001年8、9月间,和公司的8名科技人员集体跳槽离开了银山公司。随后,全国有147座安装银山公司生产的上述两个型号录波器的变电站频频“出事”,不录波、死机。以致全国各大电网向银山公司发出警告:若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一旦发生电网事故,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并索赔巨额赔偿。银山公司攻关发现,有人在上述两种型号V2.2、V2.3版本的在线软件中安装了“时间逻辑炸弹”,并立即报案。警方侦查发现:“逻辑炸弹”事件与赵志中有关,遂将其刑事拘留。

  正当本报记者联系深入报道此事,并准备采访已被取保候审的赵志中本人时,1月18日本报20版又刊登特约记者陈沂的采访文章《我没有埋下“逻辑炸弹”》。文中称,涉嫌“逻辑炸弹案”的原南京银山公司总工程师赵志中的“新闻代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赵志中在新开发的2.3软件版本中加入时间限制,是为了便于软件版本的管理,防止盗版,在软件中加入时间限制是软件行业的一种常见做法,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工作行为……根本不是有意去破坏系统,更不是所谓的软件‘逻辑炸弹’。”其另一位“新闻代言人”在回答记者“‘时间设置’会不会给电网运行造成影响”的问题时说:“赵志中在2.3版本软件中设置的时间期限有两个,一个是9月1日后安装的软件不能注册……即使不注册对录波器运行也毫无影响。二是10月1日后,一个测试功能的使用次数受到限制。发生这两种情况的录波器进入电网、变电站工作后,对实际应用不会产生影响。电力故障录波器属于辅助设备,(其本身)对电网运行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从两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原被告双方对“逻辑炸弹”事件的解释大相径庭、相差悬殊。一方认为,在2.3版本的录波器软件中特殊加入的“时间设置”,是一种有破坏功能的“逻辑炸弹”,一方认为这种“时间设置”是一种正常的工作行为。一方证明,由于这种“逻辑炸弹”,已使全国147座安装了银山公司录波器的变电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方则说,“时间设置”对录波器运行、实际应用不会产生影响,电力录波器本身对电网运行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对南京“逻辑炸弹”事件还有另一种分歧:南京市警方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取证,认为赵志中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于2001年12月31日对其从监视居住转为刑事拘留,随后向当地检察机关申请批捕赵志中,而检察机关则认为公安部门提交的证据不足没有批准逮捕。随后,赵志中被取保候审。那么究竟什么是“逻辑炸弹”?特殊安装在南京银山公司电力录波器软件中的“时间设置”,应视为有意安装的“逻辑炸弹”还是正常的工作行为?这种行为到底构不构成犯罪呢?记者又进行了采访。

  -记者追问

  记者问:什么是软件“时间逻辑炸弹”?对此问题国内著名软件研究机构北大方正研究院专业人员邹维先生说:所谓软件“时间逻辑炸弹”,是指软件程序中人为加入的一段代码。这段特殊的代码,由时间作为触发信号,完成对软件功能的破坏作用。

  记者问:南京银山电子有限公司怎么证明其电力录波器软件中被安装了“时间逻辑炸弹”?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先生介绍说:银山公司最先发现电力录波器软件出问题是在去年9月。当时公司员工在给用户安装录波器时发现,用和过去同样的注册密码却怎么也注册不成功,本应该现场开通的设备无法开通。这些录波器在生产中都进行过调试,没有发现问题。员工只好把无法注册的软件带回公司后做试验。试验中技术人员发现,把注册的时间调到9月份之前,就能注册成功,当时以为是产品本身的缺陷,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是进入10月份,又发现了这批录波器的其它问题。最开始是湖北的用户报告:录波器出现不录波,故障灯老亮。公司的技术人员去了七八次,为用户检查并更换了新的软件,但是故障还是没有解决。技术人员又以为是硬件设备有问题,但是换了硬件还有问题。直到这时技术人员都没有往坏处想,还在认为是不是软件开发中的开发性缺陷?于是又进行试验。试验中又发现,故障的出现还是跟时间有关系,于是又一天一天地推,看跟哪个时间有关系,推来推去推到了10月1日这一天。发现了这个问题不久,全国各地的报修电话就铺天盖地的来了。电力录波器虽然不是电网运行的主要设备,但是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它担负着电网故障的监测、记录,一旦电网出现问题录波器没有及时录波,就可能发现不了,或查不出原因,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从全国各地发现问题后的急迫状况,也能看出录波器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当时面临的形势可以说非常紧张,如果电网因为录波器的失效出了故障发现不了,那么公司将面临倒闭,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报了案。

  陈副总还说,公安机关肯定也不能只听我公司一方讲有人在录波器软件中做了手脚。于是委托南京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对出现故障的软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是:“根据以上测试认定,YS-88A在线软件2.3版,存在人为设置的逻辑炸弹。”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才立案,对涉嫌与“逻辑炸弹”事件有关的赵志中采取了监视居住的措施。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取证,在2001年12月31日刑事拘留了赵志中。并报检察院对其正式批捕。陈副总告诉记者:这次录波器软件故障,直接造成银山公司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出事”软件的更换到现在扫尾工作还没有做完。

  记者问:公安机关掌握了“逻辑炸弹”的哪些证据?检察院以何理由没有批捕涉案嫌疑人?如果没有新的证据,“逻辑炸弹”事件会不会不了了之?南京市警方有关人士在记者提出采访后一直在说,如果检察院同意批捕犯罪嫌疑人,还可以好好报道一下,因为这毕竟是全国首例这样的案子。但是现在没有同意批捕,我们就不太好说了。我们认为这个案子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是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我们也没有办法。同时该人士也透露:公安机关立案后,南京市公安局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也到了现场,但是都认为该案最大的难点在于作案证据难以固定,作案人在电脑上作案没有痕迹,作案时间也可以变,而我国认定犯罪的主要依据是有型的证据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词。而犯罪嫌疑人自己不承认,又难以找到有型的证据,所以比较难弄。该人士还承认,面对这种新的罪种,公安机关的能力还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记者问:公安机关是以什么案由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涉嫌安装“逻辑炸弹”的犯罪嫌疑人?对方说:危害计算机安全。记者问,现在检察院没有同意批捕,如果没有新的证据那么这个案子是不是也就不了了之了?对方没有正面回答。

  随后,记者又将电话打到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的批捕部门,询问该案没有同意批捕的具体原因。接电话的女同志生硬地说:这个案子还在调查,不适合报道。

  不知南京方面的公安、检察机关注意到没有,如果他们前面提到的“该案最大的难点在于证据不好固定、电脑上作案不留痕迹”,是指究竟谁在银山公司的录波器软件上安装了“逻辑炸弹”难以认定,那么随着《我没有埋下“逻辑炸弹”》文章的公之于众,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赵志中的“新闻发言人”已经代其承认,发生事故软件中的“时间设置”是赵所为。只是其认为这是正常的工作行为,而不是有意破坏,更不是所谓的“时间逻辑炸弹”。

  记者注意到,在《我没有埋下“逻辑炸弹”》文章中,代表赵志中接受记者采访的“新闻发言人”所说的赵志中在2.3版软件中加入“时间期限”的9月1日和10月1日,正是银山公司这批录波器故障的发作时间。记者在一份南京银山公司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所做的检验报告上看到了这样的检测结果:“通过对比测试,YS-88A/YS-88在线软件V2.3版本系统在安装中设置了时间限制。当时间为2001年9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以前,输入软件成功,可以更改定值参数;当时间为9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以后,输入软件序号,系统提示注册失败,修改定值、参数无法存盘。YS-88A/YS-88在线软件V2.2、V2.3版本的录波功能受系统限制,2001年10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以前,其录波功能能正常运行,在2001年10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以后其录波功不能正常运行。具体现象如下……”赵志中的“新闻代言人”所说加入“时间限制”的时间和这个检验报告测试到的“故障时间”也是一样。那么剩下的问题只是这个“时间限置”到底是不是“时间逻辑炸弹”,安装这个“时间限制”是一种犯罪还是正常的工作行为了。

  -专家观点

  1月18日下午,记者专门就软件“时间逻辑炸弹”的技术问题,来到北大方正研究院,采访了该院主管软件开发和安全的副院长、研究员陈先生。

  记者说,您能不能把软件“时间逻辑炸弹”通俗的介绍一下。陈先生告诉记者:软件“时间逻辑炸弹”非常简单。在软件企业内部,这是个涉及到软件开发人员职业道德的问题。软件“时间逻辑炸弹”像定时炸弹一模一样,就是软件开发人员在编写软件程序的过程中,写进两行特殊的程序。比如想让它在3月15日爆炸,就问当前时间是不是3月15日,时间不是这个日期,机器一切正常,只要时间满足了要求,这两行程序就自动退出来,比较道德的做法是对软件不做破坏,机器在这一天不能正常工作。还有这种可能,时间大于3月15日,程序就不执行命令,该做的不去做。这就是编程人员经常在底下随便说的埋个“地雷”设个“陷阱”,测试人员一般很难测出来,如果要测到这个时间,只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跑一遍。“逻辑炸弹”对软件编程人员非常容易做,这属于软件业内最不愿披露的秘密,因为那么多程序员,哪能都跟老板一点矛盾没有?披露这个事情有可能会提醒某些正好和企业有矛盾的人去这样做。

  记者问陈先生,作为公安机关要侦破这种案件容易吗?他说:不排除由于编程失误使软件出现同样的故障,只要原代码在,又知道是谁写的,找到那两行出问题的代码和责任人,应该是肯定可以查出来的。但是判断程序员在编这两行代码时,是不是主观故意埋设“逻辑炸弹”就很微妙了。如果这两行代码与前后的代码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就可以认定为有主观故意的性质,但是如果程序员做的手段比较高,写的是两行不起眼的程序,就很难查是故意还是失误。不过后果程序员肯定是应该知道的。

  记者问:那么在软件编程过程中埋设“逻辑炸弹”是一种职业道德问题还是一种犯罪行为呢?陈先生说:据我了解,在这方面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从软件企业的角度看是一种职业道德问题,程序员在故意给企业捣乱,但是如果因为卖出去的埋有“逻辑炸弹”的软件,给使用单位造成了重大破坏和损失,那肯定就要触犯刑律了,就是个法律问题了。同时陈先生还认为,就目前看,法律上还难以处理这种问题,因为没有哪个法律条文能够准确描述出这种行为。

  记者提到,这次涉嫌埋设“逻辑炸弹”的嫌疑人被拘留15天后已被取保候审。陈先生一笑说:这个结果都可以预测得到。记者问为什么,他说,首先他会解释不是主观故意的。再有这种案件毕竟还不太多,像黑客、病毒的案件那么多,危害有的比这个要广泛得多,大得多,受到法律制裁的又有多少呢?

  采访最后记者问道,现在涉案人解释说,在“出事”软件上安装“时间设置”是为了防盗版,从技术角度看有这种可能吗?陈先生说: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确实有用这种手段防盗版的做法,用时间作为触发点,在有人拷贝这个软件时使软件出故障。但是仅说退出是为了防盗版站不住脚,至少不是一种聪明的解释,因为埋个“地雷”两行程序就够了,编一段防盗版的程序比这要复杂得多。记者问,如果是为了防盗版,软件是不是应该在有人盗版的时候才出故障,而不应该在没有被盗版正常工作时出问题?陈先生说:从逻辑上讲是这样。

  那么我国《刑法》中对与软件“逻辑炸弹”有关的条款是如何规定的呢?记者查阅到了《刑法》第286条,其内容是:“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本报记者李罡)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科技功臣没装“逻辑炸弹”高科技犯罪不成立(图) (2002/01/18 07:24)
“逻辑炸弹”不会在津引爆 天津市市民放心用电 (2002/01/14 14:38)
工程师埋下逻辑炸弹 全国多个电站面临重大隐患 (2002/01/13 03:31)
逻辑炸弹可能进入京津唐电网唐山段 北京未受影响 (2002/01/13 07:42)
科技功臣设“逻辑炸弹”多个变电站“危险” (2002/01/13 08:12)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千首新浪短信点歌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新浪商城推荐
岁末精品打折!
  开个小店,赚翻了
  • 海拔五千觅真情
  • 小妖精之妖花怒放
  • 小小龙宫的女掌门
  • 就这样成为富爸爸
  • 流氓兔小传
  •   数字MP3专题
  • JNC 882
  • JNC 883+
  • JNC 892
  • MSC N64
  • JNC W3900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