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一月二十一日电题:新疆吐鲁番拯救“生命之泉”坎儿井
中新社记者陈国华
在素有“火州”、“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新疆吐鲁番,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清水畅流,生命常绿。
这里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分布有人体血脉似的 坎儿井群。
坎儿井是当地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泉”。
然而,由于多年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的数量锐减,面临全面干涸。据统计,目前,吐鲁番地
区的坎儿井已由一千二百多条减少到目前的四百五十多条。
由于坎儿井的不断消失,近年来,吐鲁番地区水位下降,中国海拔最低点——艾丁湖面积不断缩小,沙尘暴频繁而至
,沙漠化日益严重,这造成农作物减产,畜牧业受损,连农牧民饮用水也受到影响。
据有关专家称,坎儿井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文明遗产、一项文化旅游资源。如果再不着手抢救干涸的坎儿
井,它们会像一些文明古迹一样,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据了解,目前,坎儿井分布在伊朗、撒哈拉、中国、日本等地。其中最为集中、也最为完善的要数新疆吐鲁番地区的
坎儿井,总长约有四千多公里。在中国,坎儿井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被称为中国三大工程之
一。
坎儿井有很多优点:可减少强烈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
动力;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清凉剂”。
据水利专家分析,坎儿井消失的原因是人口增加,土地开发大,地下水超采。据资料显示,一九五0年,吐鲁番有耕
地二十四万亩,现在有耕地一百二十万亩。一九六0年至一九七0年十年间,就打了三千多眼机井,到目前,吐鲁番盆地的机
井数目超过了九千眼。显然,深度通常只有两米的坎儿井无法和现代技术的深井竞争。
坎儿井的不断消失已引起了吐鲁番地方政府的重视,该地政府已向新疆水利厅提交报告,呼吁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正在
全面衰落的坎儿井。
在正在召开的新疆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吐鲁番地区代表提出的“抢救吐鲁番古老水利设施坎儿井”议案已确定为本
次大会六项议案之一。据大会主席团表示,将尽快将议案交由有关部门提出解决办法。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