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现象 去年工业总产值全省第一,产销率98.4%,两指标首次跃居全省首位
坏现象 拉动工业增长的三资工业增速首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以来首次出现
本报讯 (记者涂孝宏实习生陈新强) 去年,厦门市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累 计完成800.5亿元,产销率高达98.4%,两项指标均首次跃居全省首位。其中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7.73%,凸显了厦门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昨天下午,市经发委向记者通报了去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去年,省、市政府加大了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如对部分增产工业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电费补贴,给予卖方信贷贴息、扭亏增盈资金补贴、鼓励出口优惠政策等。同时,继续对企业减负,减少港口费用等,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增产增销。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对工业企业协调服务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基本完成了全年主要指标,为“十五”计划开了好头。
2001年我市的工业经济运行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9.66%,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765.72亿元,比增10%;实现利润34.45亿元,比增26.6%;利税总额64.73亿元,比增15.4%。其二,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戴尔公司首次成为全市产值第一大户。全市产值上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20多户,其中5亿元以上24户,10亿元以上企业13户,20亿元以上企业5户。产值大户支撑着全市工业的发展。其三,内销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一些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有效实施各种现代营销方式,拓展了内需市场。戴尔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公司、金龙旅行车公司、厦工股份公司、厦华公司、厦门卷烟厂等6家产值大户产品大部分或全部内销。其四,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我市工业地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处于低速增长。其五,多年来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三资工业增速首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仅为12.1%,低了2.9个百分点。这种现象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工业经济运行中从未出现过的,对全年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其六,近几年增速最快、支柱作用强劲的电子行业因受国际经济变化特别是IT产业全球不景气的影响,增速走低,30户主要企业增幅16.17%,回落较大。机械冶金工业却表现突出,在经发委重点联系的150户工业企业中,26户机械冶金企业增长21.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