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晨上海电 “宝钢从美国购买废钢不假,但那只是普通的商业往来。”当本报记者核实“宝钢抢购美国世贸废墟钢”的消息时,宝钢宣布宝钢绝不会利用这批废钢来制作所谓的世贸大厦纪念品。宝钢企业文化部的一名工作人员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激动地说道:别人在遭遇国难,我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
昨天,网上有消息称,上海宝钢购得的5万吨纽约世贸大楼废墟钢,因考虑到这批废钢 所承载的特殊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宝钢的领导层决定,除将废钢用于炼钢之外,还会将一部分废钢制作成工艺品或纪念品。
记者注意到,此消息被发布在商业网上的显要位置。昨天下午记者在上海就此事采访有关人士时,宝钢集团企业文化部的工作人员正在四处“救火”,从网上获此消息的新闻单位纷纷要求采访此事,新闻处金处长说:“今天打来电话的至少有一百多家新闻单位。”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的答复到最后就简化为“如果你觉得这条新闻还有价值的话,我希望你从现在起去掉那些有价值的部分。”
宝钢买废钢其实很平常
“宝钢就是炼钢的,买废钢就跟人要吃饭穿衣那样平常,难道人吃顿饭也是新闻吗?”宝钢集团企业文化部新闻处处长似乎很难理解这样一件平常事怎么就有了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从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见到他的第一面起,这位一脸严肃的“宝钢新闻官”就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
本报记者在得此消息后不久,即刻飞赴上海探查详情。下午3时,出租车穿过黄浦江隧道直奔宝钢,在浦电路上的宝钢大厦里,记者找到了宝钢集团新闻处。推门进去,里面繁忙异常,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不得不跑步去接,几乎所有的电话都在询问“收购世贸废墟钢”一事,工作人员的态度坚决而明确:“与‘9·11’毫无关系,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当金处长终于可以坐下来接待记者时,已快到下班时间。
金处长承认宝钢的确从美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废钢,但这只是宝钢一件极其普通的生意。据他介绍,宝钢一年要买进废钢几百万吨,其中许多是从海外进口的,集团有专门负责进口废钢的部门,完善的进货渠道已运行多年,“如果美国方面愿意卖这批钢,而它的质量又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价格也合理,我们为什么不能买呢?”
“废钢都是用来回炉冶炼的,不可能做成什么纪念品来出售。我跟你说,宝钢的领导都有政治头脑的,如果是这样愚蠢的人,他当不了宝钢的领导。”
此消息是怎么出来的
在金处长的桌子上放着一份情况说明,正是最先透露此消息的基层公司一位职员所写,在网上发的消息中,他被称为“徐先生”。当曾经有记者打来电话问起此事时,毫无防备的这位员工将他所知道的情况说了个大概,但他坚决否认说过宝钢领导要用这批废钢制作纪念品,他写道:当该记者提到这件事时,我说“你这种建议我头一次听说”。金处长告诉本报记者,就此事所造成的影响,集团将对该同志进行批评。
果然,吃一堑长一智的他不再轻易接待记者了,当本报记者辗转打通他的电话时,他表示不再提供任何材料,有事请找宣传处。
最让宝钢方面着急的是,这条消息传出去后将可能影响集团与外方的合作。据介绍,宝钢长年从美国购进原材料,上海港每隔几天就会有来自美国的废钢进港,这笔生意正是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中的一例。据金处长分析,对于报价这样的商业机密,美国人肯定不想公之于众,其实在商业谈判中,成交价格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公布的报价不一定真实。加之对中国方面制作所谓纪念品的不满,美国很有可能要求追加税款。
这批货物是否已经起航,金处长对此未置可否,但他不能肯定货轮星期五就能抵沪,“谁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已有媒体因此损失数万元
正如有人预测的那样,“9·11”是足以影响全世界的一天。凡与此搭点边挂点钩的事似乎都能引起世人关注。“宝钢收购世贸废墟钢”这样一件“普通事”、“平常事”被广泛传播似乎也是“9·11”惹的祸。记者于昨天下午得知,上海某媒体欲在今天的报纸显要位置刊登此消息,后来他们经核实并得到宝钢等措词严厉的警告而撤下了已开始付印的报纸,最终损失数万元。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责难也让宝钢方面备觉难堪,金处长介绍说,一天下来接了无数个电话。
一直到晚上6时,被此事困扰一天的新闻处还亮着灯,但由一条新闻造成的影响似乎余波未息。本报特派记者蔡文清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