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们说起农村,就联想到农民种粮养猪、去市场上卖蔬菜的情景。如今,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厦门市农村的面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据市农业局乡镇企业处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90年代初期,第一产业在农村社会总产 值中的比重占到40%多;而到去年底,我市共有乡镇企业2.5万多家,职工人数超过20万人,实现总产值23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彻底改变了我市农村以粮、猪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农村中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80%。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480元,出现了近三年来较快增长的局面。
乡镇企业的规模发展大大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由此拉动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得到调整。
经受了市场经济考验
乡镇企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直接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考验,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生存的巨大危机。因此,乡镇企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决策自主,机制灵活,使得民间资本能够自由地进入投资领域。为了使这些民间资本尽快地实现增值,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都依托产地资源优势,产品就地加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厦门同茂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采取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经营模式,在驻地马塘建立了蘑菇原料种植基地,与当地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发放生产扶助金,年收购鲜蘑菇5000吨。像同茂这样的我市龙头乡镇企业的生产基地达到了1万亩以上,常年挂钩收购当地农产品的原料基地达7万亩以上。成本优势使我市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1年的47%发展到去年的70%以上。
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承担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龙头乡镇企业在建设基地、和农民挂钩生产原料的同时,还大量地吸收了周边地区的富余人员进厂做工。据悉,我市13家龙头乡镇企业去年一共安置了1.14万人再就业。
加大了科技投入
乡镇企业依托成本优势迅速壮大了实力,但也存在着产业的升级问题。它们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去年乡镇企业投资了7亿元对40个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企业的科技含量得到大大提高,并向产业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同茂、惠尔康、中盛企业的多项产品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名牌产品称号,如意食品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涌泉集团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乡镇企业的大多数骨干企业都与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走上了产学研发展企业的道路。(本报记者卢维伟吕国轩)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