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新华纵横》石家庄1月29日电(吕世波、高力夫、程双庆、赵猛) 2002年1月8日上午,河北省阜城县阜城镇芦皇村农民曹连升来到县委办公大楼,就自己种蘑菇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了近20万元一事向县委领导讨要说法,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昔日被当地政府称为种蘑菇大王的曹连升便在县委大院里,用刀刺入了自己的腹部自杀。
据河北省阜城县委副书记称:刘占强大概是(2002年1月8日)12点25分左右吧,这个时 间吃饭的吃饭了,下班的下班了,谁也没看到。大概是我出去的同时,县委办公室下来几个小伙子,我看他们有点慌,我说别慌,马上给110打电话,给120打电话,给医院打电话,给阜城镇打电话,马上采取措施抢救病人。
曹连升被及时送到了阜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河北省阜城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说:(2002年1月8日)12点40分左右,我们值班大夫接的这个病人,是我们120急诊接来的,手术进行得比较顺利,手术后病人基本上比较平稳。
经过抢救,曹连升脱离了生命危险。刚刚苏醒过来的曹连升,对当时县委领导的态度仍记忆犹新。
曹连升说:“(县领导)态度好不了哇,要好的话,俺能这样,俺觉得没法活了。他们这是糊弄老百姓,他们为了落好名,俺赔这么惨,他们不管了,说的话不算。”
一提起种蘑菇赔钱这事儿,曹连升的三弟弟曹连清也觉得很委屈。
曹连升的弟弟曹连清说:“县委书记说呢,不让我们赔一分钱,结果我们现在赔了二十万没人管了,找谁谁不管,昨天我哥找县里没人管,不知道怎么回事,结果他拿刀攮个人(自己)了。”
阜城县是河北省一个较贫困的农业县,因长期种植粮食,农民增收一直是个难题,1999年,阜城县委、县政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出台实施了一项富民强县的"三三三一"工程。
河北省阜城县副县长张金刚介绍,"三三三一"(工程),主要的第一个"三"讲的是三大主导产业,畜牧、果品、瓜菜,三大主导产业;第二个"三"呢,指的是三个重点项目;第三个"三"呢,就是奋战三年;那么"一"呢,就是实现人均收入增千元,这是一个奋斗目标吧,作为一个口号。
双孢菇蘑菇是阜城县这"三三三一"工程中三大主导产品之一,1999年全县种植任务是150万平方米,为了完成任务,阜城县委县政府将这些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乡镇,虽说当年也只落实了60万平方米,可这一数字也比上年的2000多平方米增长了近300倍。
河北省阜城县阜城镇党委书记王贵阜说:“我们这个镇总共74个行政村,当时是分10个片,这样我们就把这个10万平方米(任务)分解到10个片,每个片呢,是要求都弄(种)1万平方米,在这个要求当中,一个是要求干部带头做示范作用,搞示范,讲效益。”
与其他村一样,阜城镇卢皇村的干部和村民当初对种植蘑菇并不感兴趣。
河北省阜城县阜城镇卢皇村原党支部书记曹连启说:“当时这个事吧,一开始,俺们不打算整那玩艺,不种。为什么后来整(种植)起来了呢,到后来县里边都签(定)下来了,县里推(压)公社(镇),公社就天天来人,来人催。”
为了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双孢菇种植任务,阜城县乡两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
曹连升弟弟曹连元称:“乡里那也是硬派硬的,到后来他就是县里压乡里,不养(种)双孢菇不行了,你不养(双孢菇)县里撤你乡里的职。”曹连升说:“(哪个乡镇)完不成任务,撤哪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哪个村的完不成任务,撤哪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们说:“当时你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这不俺们乡亲全在这儿了,你不种到时叫你拿荒芜费,这家伙一家得拿好几千块钱,受这么多累哪有好几千块钱,没法第二年种一个也行。”
据原芦皇村的村民介绍,当时镇政府领导表示,对种植双孢菇的村民进行减免村提留费,并在贷款、技术、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派人到村里向村民讲解种植双孢菇的好处。
芦皇村原党支部书记曹连启说,他们上边来说,来技术员也讲,县里来也讲,一平方米保险出15斤,最低价格保持1.2元,俺们当时合计着,有那么两人刨去成本,刨去什么的,连一些投资刨去以后,这一个棚还能赚个一、二千块钱。曹连升说:“县委副书记刘占强,还有县长张金刚开车上俺那去了,说你得多养,你能养多少养多少,我说没钱呀,没钱你甭管了,我给你借(贷)款。”
这样,生活并不富裕的曹连升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带领三个兄弟,建起了种植双孢菇大棚32个,占全村总数的50%,投资近20万元,其中仅在县农村信用社就贷款9.3万元。这时的曹连升,在领导的保证和介绍下,对自己早日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第三部分
为了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种植双孢菇的积极性,并做到让农户放心,阜城县委县政府确定成立于1998年的县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为双孢菇产业的龙头企业,种菇户的菌种均由这个开发中心提供,种植户与开发中心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县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将以每公斤双孢菇2.4元的保护价收购农民种植的双孢菇,并做出了对种植户进行技术上指导等一系列承诺。
曹连升弟弟曹连清说:“他承诺一平方米保20斤的产量,结果5、6斤一平方米,达不到产量一切损失他来包赔。”
虽然有种种的承诺和保证,但自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时间里,产量均不如人意。
河北省阜城县阜城镇芦皇村村民说:“原来说是一平方米保持15到20斤(双孢菇的产量)。”
后来结果怎样呢?
村民说:“种的结果是我们一个棚40米长,也就是(每平方米)最多说合6斤沉,也就不错了。”
曹氏兄弟和其他农户一样,在大棚边盖了一间砖房,没日没夜地守护在大棚边,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每平方米双孢菇的产量只有3公斤,比预计的正常产量低了7公斤,而且价格也很低。更让他们失望的是,县里的种种承诺到这时都落了空。
曹连升的二弟弟曹连清说:“一开始种呢,说收的效益高,但我们种以后呢,效益并不高。”
芦皇村村民说:“那时候定的1块钱1斤,到后来给几角钱1斤,他到时候不按合同办事了。”
曹氏兄弟等种植户不仅双孢菇的产量不高,而且价格也低,他们与县食用菌开发中心签订的供销合同中规定,开发中心将以保护价足量收购农民手中的蘑菇,可是后来由于蘑菇市场销路不好,这个开发中心并没有按照合同办事。
河北省阜城县阜城镇芦皇村原村委会主任芦连清(合同)上边写着由他们来包赔,他现在谁包赔呀,找谁去,找不到头哇,一开始菌种厂的开始收打白条,到后期就不收了。
县食用菌开发中心不仅没有按合同及时收购农民手中的双孢菇,而且这个开发中心也已人去楼空,农民无法找到收购蘑菇的商家,自己种植的蘑菇卖不出去,损失严重。无奈之下,曹连升只好找到当时做动员和承诺的县领导寻求解决的办法。
河北省阜城县县长张金刚对这些农户,我怎么办呢,政府拿不出钱来给他赔偿,一个是拿不出钱来给他赔偿,再一个如果有很多钱,给他也不是不可能,现在政府即使能赔偿他个人,也不可能那样做,因为赔钱的不是他一户,如果赔了他别人怎么办,我们只能鼓励他,从精神上支持他。
背着近20万元的债务,曹连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县委大院里,将刀子捅向了自己的腹部,对此,阜城县的部分领导也深有感触。
河北省阜城县副县长张金刚这里头有损失,政府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就是对风险估计不足,或者技术措施采取的不到位。(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