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州保税区有关负责人近日向新闻界透露:由于过量的土地被
“占而不用”,广州保税区正陷入一种土地闲置的“怪圈”。今年,该区以
此为工作重点,力求突破,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答复。
广州保税区是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以外唯一的保税区,规划面积2平方
公里。经过几年运作,该区经济社会均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实现了国
内生产总值近30亿元,当年批准项 目273个,总投资2亿多美元,同比
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其中,保税
区内的重点企业大众电脑公司至今已投资超过2亿美元。
但大量的闲置土地和停建工程严重制约了广州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据
不完全统计,在保税区一期107万平方米可开发土地中,处于闲置状态的
有50万平方米,占48%左右。其中,一期开工的98万平方米房屋中,
已竣工的才60万平方米,其余属停建或在建状态。这种“圈而不建”的现
象不仅使保税区这一国家级开放区“冷冷清清”,也使政府陷入“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的困境,错失了不少商机。
广州保税区陷入“怪圈”,一个重要原因是建区时规划滞后,土地安排
给投资者时面积划入太细太小,如一期工程107万平方米,同时出让给大
大小小89家企业,导致近1/3项目用地少于3000平方米,按市政府
规定的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根本无法建厂和设立仓库。
据介绍,今年,保税区回收闲置土地行动将主要采取四个办法:一、要
求业主限期提出土地开发计划,该建则建,该卖则卖。二、结合规划调整,
鼓励业主以现有土地为基础,与新投资者进行合作经营。这样既可避免业主
损失又可避免土地被闲置。三、政府协议收回土地,即业主先把土地支配权
转移给政府,土地整合后统一出让,最近收益分摊归还业主。四、对于不配
合、不积极的少数业主,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无偿收回。
保税区负责人说,计划今年收回20万平方米闲置土地,但收地只是手
段,最终目的是促成土地资源流转,有效开发利用。(本报记者 梁文 通讯
员 黄建良 陈国英)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