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游击队的女“后勤部长”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2月01日08:32 法制日报

  1914年,曾宪招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一贫苦农民家中,她与无数穷人孩子一样,在繁重的家务中逐渐长大。15岁的曾宪招同一群小姐妹参加了乡里的洗衣队,专门为红军伤病员洗衣服,慰问前线红军。“那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曾宪招老人回忆说。那时,兴国县是赣南苏区的中心区域,样样工作干在前列,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苏区模范县”。1933年冬,19岁的曾宪招调任乡妇女委员部主任,白天她与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慰问红军家属,扩红支前、帮助军烈属生产,晚上则上夜校学文化、唱革命歌曲。

  1935年1月,曾宪招被清山的“铲共团”抓住,一阵酷刑后,敌人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于是开价50块银元把她卖到了广东省连平县下坪一个深山沟中的一户谢姓人家。“买我的人叫谢新元,解放后叫谢胜利(1950年因病去世),也是一个穷苦人。一开始,我整天不吃不喝,后来在家婆的安抚下,我才无奈地住下来。”曾宪招回忆说。

  在江西省的定南、龙南、全南与广东省连平、和平交界处有一条延绵的山脉,主峰山高路险林密,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后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九连山。曾宪招的家就在九连山脚下深山沟中的王百坑。1935年春天,谢家多年空闲的老屋住进了13位身穿农民服装、会唱国际歌的陌生人。当地百姓有人说他们是土匪,也有人说他们是失散红军。与党组织脱离半年多的曾宪招怀着激动的心情,连续三天暗中观察这群不明身份的人。她发现这些人没钱买粮,便上山摘野果、下菜地捡菜叶充饥,向当地农民借粮时还打借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土匪。”曾宪招回忆说:“这群人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很像苏区红军的作风。”但迫于当时残酷的斗争形势,曾宪招还是不敢轻易相认。为了慎重起见,一天中午,曾宪招特意去老屋旁边的小河边洗衣服,并轻声哼唱“五月当兵开木棉,真心革命不要钱,军衣伙食公家发,家中分了一份田。”一会儿,老屋门口的一位男子也唱起了“三月当兵石榴红,天下穷人心要同,得全中国有生活,大家人人有钱用。”这首当年苏区的革命山歌,此时,一下打消了曾宪招的顾虑。曾宪招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同志们相认,并表明自己是兴国县的“逃亡”苏区干部……

  原来,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红军和各地方游击队统一由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委员领导,掩护主力突围后,于1935年2月中旬分九路突围时,大部分同志都牺牲了。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央分局决定,所有部队停止与国民党军打正规战,根据“统一指挥,分散行动”的原则,苏区红军成立了赣粤边特委,并将部队化整为零,进山游击,昼伏夜出,并以各种职业做掩护,保存实力。曾宪招遇到的就是隐蔽在九连山上游击队中的一个小分队。从此,曾宪招家成了游击队可靠的“红色堡垒户”。

  孤雁归队分外喜。曾宪招立即把游击队的同志接回家中,安排食宿。65年过去了,曾宪招老人至今还记得王华山、李若云、王瑞安、周月清等游击队员的名字。“那时,同志们的生活苦啊!没有吃的,常常上山摘野果、野菜充饥,一天只吃两餐饭。没有换洗衣服,上午洗干净,晚上又穿上。冬天换衣服,一洗完就要用火笼烘干再穿。”1936年1月下旬到2月,赣粤边大雪封山,敌人严密封锁粮食、药品进山。山上游击队粮食断绝,许多游击队员在饥寒交迫中病倒。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游击队员王华山、李若云等4人悄悄来到曾宪招家搞粮食,面对饥寒交迫的同志,曾宪招二话不说,把家中仅有的两担谷子,连夜加工成大米。天未亮,便让游击队员背粮上山。山上游击队员吃着曾宪招给的口粮,都亲切地称她是游击队的女“后勤部长”。由于恶劣的天气,那几个月住在石洞、茅棚里的许多游击战士生病,曾宪招得知情况后,又主动要求安排3名游击队员在她家养伤。曾宪招天天熬姜汤、采草药,精心服侍半个月,使3名游击队员很快痊愈,重上战场。

  为了解决九连山游击队的粮食供应,1936年秋,九连山工委决定在曾宪招家成立筹粮站。从那时起曾宪招便默默地承担起加工粮食的任务,直至广东解放,当了整整13年的“后勤部长”。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中共赣粤边特委从香港报刊中了解到中央“联蒋抗日”的主张。8月8日,《赣粤边共产党游击队联合宣言》正式发表,赣粤边游击队大部分战士由项英、陈毅带领,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此时,组织上要求曾宪招继续留守家中,仍干加工粮食的工作。因为,党中央决定秘密留下一部分党的干部和游击队坚守赣粤边游击区。

  此时,虽然国共已合作,但国民党并没有放松对赣粤边的“清乡”运动。他们仍以“剿匪”为名采取“封山”、“连坐”等手段围剿游击队。面对敌人的疯狂清剿,九连山游击队仍然按照“统一指挥,分散行动”的原则,一部分武装人员住山上草棚,一部分党的干部则以各种职业做掩护,从事地下秘密活动。由于游击队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所以,曾宪招的任务十分繁重。1937年冬,组织上安排了一名叫刘万忠的本地游击队员协助曾宪招筹粮。曾宪招回忆说,每天刘万忠买回粮食,便交给她去加工,那时加工粮食,全靠手工工具“砻”,曾宪招一天要“砻”2至3担谷子。晚上,游击队员便准时来她家取粮。由于游击队的住地都是山高路远的原始森林,一次一人只能用布袋背20至30斤大米,每隔两三天便来运一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曾宪招白天忙家务,晚上加工粮食,为了游击战士,她从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更不要说报酬。13年中,她不但义务为党默默工作,还把自家的粮食、蔬菜无私地贡献出来。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她始终坚信党的革命一定会成功。

  1949年8月,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赣南全境解放。九连山游击队积极配合四野官兵阻挡敌人南逃,多年的游击生活终于结束了。此时,年已35岁的曾宪招仍像当年在兴国苏区,又积极参加到欢迎解放军,分田分地的革命工作中。由于曾宪招对党忠诚,为人谦和,1949年冬组织上任命她为惠东乡妇女主任。至今,曾宪招老人还珍藏着当年工作时用过的一本工作笔记,上面写的“妇女前锋”几个字是1951年2月20日在乡代表会上,乡长为她的签名题字。

  此后几年,曾宪招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农村土改、剿匪工作中,至今令曾宪招难忘的是1951年冬在广东连平参加围剿土匪“阿烈房长”的战斗中,她不幸失足掉下山崖,腹部受了重伤。受伤后,曾宪招先是在连平医院治伤,期间,她丈夫又不幸因病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长期的劳累,曾宪招终于倒下了。一年多后,曾宪招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到了1952年冬,组织上决定送她回赣州治伤,医药费用则由连平县财政拨给。

  “群众的利益放在前头。”在交谈中,曾宪招老人多次提到这句当年毛主席在苏区长冈乡调查所讲的话。曾宪招老人目前只有苏区干部的身份,并没有中共党员的身份。她说,苏区革命时,提交过入党申请,但条件不够,后来在广东连平要求入党,游击队领导劝她暂时不要入党,在党外为游击队筹粮更方便。解放后,她便以自己永远是一名加入中共党员的积极分子要求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94年夏的一天,80岁的曾宪招路过兴国县城关粮管所,看到农民交粮时,洒落在地上的零星谷子,感到十分心疼,便一粒一粒地捡起来。她说,当年游击队在山上,有一把米,就可能挽救一名战士的生命。十几年为游击队筹粮,使她与粮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从那天起,曾宪招每天都要到粮管所院内转转,那怕是地上只有几粒谷子,她也十分认真地捡起来。笔者采访时,曾婆婆高兴地说:“几年下来,我捡起的谷子足有三百余斤。当年300斤谷子可是一个游击小分队一个月的口粮。”

  采访结束时,曾婆婆马上拿起一件衣服说:“这是当年游击队员给我的军衣,我一直收藏着。”她表示,十分想念当年的战友,与老战友们见上一面,是她当今最大的愿望。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分 类 信 息
:动画短片剧作大赛
   中国日报英语招生
   企业特区浙江城
   秀身堂减肥食品
   新年租车新领域
   1.8元租别墅办公
:大众polo开始预定
   浦江工业园区招租
   ★巴西烧烤美味
:国际长途0.33/分
:出国留学的摇篮
   欢迎加盟平安保险
:留学澳州首选澳宝
   友和道通商务网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便携式电话小灵通
:一诺广告设计印务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