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乔会清通迅员王光明邓乾华)昨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与相关科室联手,成功救治了一位急产伴羊水栓塞日籍妇女。术后产妇恢复良好。该院妇产科一位60多岁的老教授说,“羊水栓塞”是产科中罕见及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超过85%。大部分患者在1个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极小。从医几十年,这样的病人仅见几例,其中抢救成功的更是少数……
危险悄然降临
日籍华人马女士今年37岁,已有一个5岁女孩。她和丈夫都在国内工作,去年,马女士又怀孕了。2月4日下午,马女士出现临产症状。3点多钟,马女士由丈夫陪同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待产。因已有一次分娩的经历,马女士此刻并不紧张。想到家里又要增加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家人正沉浸在幸福之中。然而,他们还未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与上次分娩不同的是,这次马女士产程进展特别快。从启动第一产程到宫口开全只用了1小时20分,而一般情况,初产妇这一过程要13至14个小时,经产妇这一过程也需要8至9个小时。此时,产妇因宫缩太强,胎儿出现了缺氧,胎心减速的症状。情况紧急,为了尽快将胎儿娩出,医生决定胎吸助产,正当医生准备告知产房外等候的家属时,还未及开口,产房内马女士大叫一声,随即昏迷过去。此时,产妇面色如白纸,嘴唇深紫,人事不省。
产妇危在旦夕
面对突然而来的紧急情况,值班医生马上想到了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可能性。一边采取措施,一边与上级医生联系,并迅速通知了麻醉科、心内科、血液科等相关科室。医院的行政总值班与院领导也闻讯赶了过来。此时,已是晚上7点半。妇产科吴瑞芳主任、叶蓉华教授、鲁秋云教授来到手术室,发现病人生命体征只有微弱心跳,情况危急。
经过实施气管插管、升压、地塞米松应急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马女士的脉压稍有回升,抓住这一机会,医生立即采用胎吸法助产,但因母体生命体征接近全无,胎儿循环被迫中断。胎吸器拉出胎儿时,孩子的心跳呼吸已停止。
医护联手救治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缝合外阴伤口时,马女士突发急性羊水栓塞,阴道擦伤面血流不止,汩汩的鲜血很快漫过手术台往下滴。病人急需新鲜的凝血因子。事不宜迟,医生立即为马女士输血,化验室迅速组织人员配血,产房护士长率领所有助产护士赶来援救,重症病房蔡主任也从家中赶来投入抢救。
羊水栓塞病情极其凶险,病人出现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这一过程因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而导致血液不凝。产妇必须马上补充新鲜血。此时,产妇的子宫还在强烈收缩,羊水栓塞在进行性加重。此时只有紧急切除子宫才有一线生机。而就在征求家属意见这节骨眼上,马女士的丈夫却因心急如焚而暴跳如雷,只要求医生全力抢救却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手术台上的马女士危在旦夕,而病者家属却迟迟不签字,医生们同样心急如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院长助理肖平对马女士的丈夫说:“羊水栓塞半小时内死亡率高达1/3,化验室已迅速组织人员配血,但如果不紧急切除子宫,你的妻子必死无疑。”听了这话,病人家属终于同意施行手术。
“马女士有救了”
子宫切除手术迅速施行,配备好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注入马女士的体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后10多分钟,马女士的阴道缝合口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小血块,这意味着大量输入的新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已在马女士体内产生作用,这是成功的关键。产科主任叶蓉华为这一丁点发现而惊喜地叫出了声。医生护士们也相互传递着惊喜的眼神,“马女士有救了”。
当天半夜3点,一直守候在病榻前的吴瑞芳主任、叶蓉华教授轻唤了几声马女士的名字,她眨了下眼,再叫一声,又一眨,马女士醒过来了!见到重获新生的妻子,马女士的丈夫一下子不知所措,看到一夜无眠的医生们,他用日本人特有的方式,深深地向在场的每一个医务人员鞠躬道谢、致歉,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粤港澳新闻尽在广东新闻中心【广东睇真D】【情满珠江】改版设计大赛 短讯问答大赛
春节不上网?现在预订祝福!短信5折起大奖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