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的城市居民预期2002年经济状况将好于去年,仅7.0%的居民预期今年经济状况将差于去年
-67.3%的北京居民预期2002年会比去年挣得多
-在广州,只有19.7%的居民预期物价将会上涨
-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是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于2002年年初完成的,对占国内生产总值60%-70%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六个城市的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取得有效问卷2403份。
①收与支都将增加
北京市民最乐观
对于2002年家庭收入的预期,综合调查结果显示,43.5%的城市居民感觉收入会增加,较之去年相同样本的调查上升了11个百分点;42.9%的居民感觉会与2001年基本相当,仅有13.3%的居民感觉收入会减少。
表一:六城市居民对2002年收入的预期(%)
综合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增加 43.5 67.3 23 55.2 50.4 31.3 39.7
基本相当42.9 29.1 56.8 38.9 34.5 40.7 50.7
减少 13.3 3.3 19.8 5.2 14.8 28 9.7
未做答 0.3 0.3 0.4 0.7 0.3 0 0
不同的城市表现不同,从数据可以看出:
北京居民在收入方面最为乐观。多数(67.3%)北京居民预期2002年会比去年挣得多;29.1%预期基本持平;仅有3.3%的居民担心收入会减少。这组数据是六城市中最理想的。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商务活动频繁、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媒体的大量宣传等都为北京市民平添了许多信心。
有意思的是,上海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却表现保守。仅23.0%的上海居民预期2002年会比去年挣得多;多数(56.8%)预期基本持平;19.8%的人担心收入会减少。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国入世后,上海作为金融和商贸中心,感到了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其中,就业压力将尤为明显,市场对人才的挑选几近苛刻。因此,谨慎的上海居民做出了较为保守的预期。
在普遍对收入看好的前提下,城市居民对支出的预期同样较为乐观。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居民预计2002年的支出将比2001年增多,四成居民预计将与去年基本持平,仅一成居民预计支出会减少。
表二:六城市居民对2002年支出的预期(%)
综合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增加 48.5 52.6 42.4 50 48.6 45.7 55
基本相当39.6 40.5 47.8 41.3 32.4 36.3 32
减少 10.6 6.2 8.4 7.5 14.4 18 13
未做答 1.3 0.7 1.4 1.2 4.6 0 0
②物价稳中微涨
广州市民压力最小
在日常生活中,物价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预期2002年整体物价水平将稳中微涨,其中服务类价格向上波动的可能性大于消费品价格。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两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差异,原因有三:一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在20多年中持续提高,促使消费结构发生演变———不仅阶层消费到来,消费兴趣也从物质消费投向服务消费。调查数据明显表现出,大城市居民对饮食、家电等物质商品的要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并开始兴趣减弱,反之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教育、医疗、通讯、旅游等方面,使这些服务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加剧了。二是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也促使了诸如求医问药、子女求学、安度晚年等服务类价格逐年递涨。三是多数服务类商品的提供者还缺乏真正的竞争对手,价格很难交由市场调节。
在城市居民总体预期物价稳中上涨的背后,不同城市居民的观点也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52.5%的北京居民预期今年物价将会上涨,是六城市中最高的。究其原因,几年来北京物价涨幅居全国前列,其中房价、医疗保健、交通费均有10% 30%的上涨,并且没有出现在2002年价格可能回落的信号。由此,北京居民继续对物价持看涨态度。
在广州,仅19.7%的居民预期物价将会上涨,46.0%的人认为基本不变,32.3%的居民预期物价将会回落,对物价回落的预期是六城市中最大的。这一是因为广州市物价一直保持着平稳走势,历年涨幅实在有限,没有给人们造成心理压力;二是当地居民受港澳物价水平影响,物价参照水平较高,因而心理承受能力强过其他受调查城市。
表三:六城市居民对2002年物价总水平的预期(%)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上涨 52.5 34.9 19.7 41.2 46.6 34.6
基本不变34.4 48.7 46.0 40.8 37.7 46.0
下降 12.1 15.7 32.3 15.5 15.7 19.4
未回答 1.0 0.7 2.0 2.5 0 0
③宏观经济乐观
六大城市各有千秋
展望马年的中国经济,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城市居民预期2002年经济状况将好于去年,三成以上居民预期将与去年相当,仅7.0%的居民预期今年经济状况将差于去年。
在调查中,人们给出了乐观的理由:首先,2001年中国经济7.3%的增长速度是引发良好预期的根本因素。在全球多国政治动荡、经济不振的较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始终于困难中展现诱人风景,甚至独步世界的姿态坚定了人们对2002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其次,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上海APEC会议召开、甚至中国足球终于冲出亚洲等,都使人们感到振奋、且振奋的情绪仍未完全消化。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受访居民都表达出希望所在城市经济繁荣、人们富足这一愿望。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将这六大城市大致分为三组:
第一组,最乐观城市———北京、广州。北京和广州均有八成左右的居民预期2002年经济状况将好于去年,都仅有1.0%的居民预期经济状况将差于去年。北京市民的乐观源自奥运经济的期盼、源自开朗的生活气氛。而广州作为南粤的历史名城,其发展既得益于珠江三角洲稳定的制造业支撑,更得益于靠海的贸易便利条件与开放之先机。内外良好结合是广州市经济得以更好、更大发展的核心力量。
第二组,积极务实城市———上海、西安。上海和西安均有五成以上的居民预期经济状况将好于去年,都有四成以上的居民预期经济状况将与去年基本相当,乐观情绪比北京、广州的居民稍逊一筹。上海市民正在为恢复“远东金融中心”而勃发雄心、踌躇满志。值得一提的是地处西部的省会城市西安,其乐观情绪直追“大上海”,足见西部大开发政策鼓舞下的勃勃生机。
第三组,继续发展城市———武汉、重庆。武汉和重庆均有四成以上的居民预期经济状况将好于去年。更多的武汉市民认为武汉市在今年会水平发展,分析认为,武汉市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尚显模糊。而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重庆承受了转型的巨大压力,市民预期城市经济转差的比例是六城市中最高的(22.3%)。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重庆居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信心仍然很高,并会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良性影响。
表四:六城市居民对2002年城市经济状况的预期(%)
综合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好 59.8 78.8 52.0 81.9 40.1 41.7 54.0
基本相当32.9 20.2 42.6 16.5 47.2 36.0 40.0
差 7.0 1.0 5.0 1.0 12.3 22.3 6.0
未做答 0.3 0 0.4 0.6 0.4 0 0
(景心)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1000首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个性图片、铃声,新年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