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1年,河南洛阳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8.6%;限额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洛阳市部分国有大中型 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经过不懈努力,该市现已基本实现国有企业3年改革脱困目标,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结构性矛盾等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
基于工业经济在洛阳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洛阳市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加大对工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力度。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一拖集团公司LR100/105系列柴油机技改等48个重点技改项目为龙头,全力实施了“1648”改造升级工程。对机械加工、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力争使名优产品产值在5年内占工业产值的40%。经过一年的努力,去年48项重大技改项目中有20个项目开工建设,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了较大提高,许多老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做大做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力争在“十五”末把洛阳建设成为电解铝生产基地,使石化化纤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全力支持洛阳石化总厂进行技术改造,督促吉利区、孟津县、偃师市切实抓好已经规划的40个石油、化纤后加工项目的落实。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以洛阳石化为依托,基本建成洛阳北部石化工业基地。大力推进煤、电资源转化,重点支持新安电力集团、豫港电力公司发展电解铝。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该市依托科技优势,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为重点,努力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在“十五”末使洛阳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达20%以上,并形成几个年产值在50亿元或100亿元以上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重塑洛阳工业的新形象。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以构建多元股权结构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该市被列入国家债转股建议名单的10户企业,目前已有9户被国家经贸委批复实施,实现了资产重组,实际债转股总金额为19.3032亿元,居全省第一。同时,鼓励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拍卖等措施,放开搞活小型国有企业。(本报记者 聂晓辉 本报通讯员 李占营 李 丰 王联委)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1000首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个性图片、铃声,新年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