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卫平报道 昨天上午,在早已成为全国两会“新闻爆发地”的人民大会堂39级台阶前,当所有录音机与摄像机、照相机不停地一起碰撞和“打架”的时候,记者无意中用数码录音笔录下了一位被邀请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外国使节的声音:中国的发展让世界注目,我们将期待着与中国在更多方面进行合作。
正是这段声音,让记者产生了通过现场声音来完成报道的想法。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站得密密麻麻的记者几乎都在做相同的动作,眺望远方,而记者用数码录音笔录下的声音是混杂着的。)“快,快,上海团就要走过来了,问问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情况”、“快到西面的台阶去,辽宁团走过来了”、“我是香港的记者,看见北京市市长刘淇了吗?我想就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采访他”、“咱俩千万别走散了,看见北京团赶紧往上冲。记住,每一个人只问一个问题,节约时间多采访几个人”、“代表来了,你帮我拿梯子,录音机你也给我一个,两个人一起录保险”。(这是距大会开幕前40分钟,摄影记者和自己的文字搭档开始策划和预想种种的采访场景。)
“我感到朱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实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关心弱势群体,让人听了振奋人心”、“听了朱总理的报告,深深感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定要加快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各级政府也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朱总理谈到的一些地方腐败现象突出,这是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8.5%,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五’计划开局之年的可喜成绩”。
“快去看看,那边围的是谁?我在这边守着”、“我采访到了一位广西团的市长,他今年最关心农民减负问题”、“时间太短了,今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代表们最关心的问题,我采访了五位代表都说到了这一点,快记”、“湖北代表提到了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记者在开幕会刚刚结束时录下的代表声音。开幕会后记者发现代表们好像善谈了,面对记者的采访都有一番话要说。记者们相互探访,共享资源,大家在极有限的新闻时间里,都摊开采访本,把听来的每一句话重复给同行,因为新闻资源的丰富和代表中的人才济济,让记者大感脑子和手脚不够用。)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