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3月8日电(记者 明星 彭娜)湘江流域首次发现的中华鲟因病重不治,今天凌晨在长沙市海底世界暂养检疫房死亡。
记者在长沙市海底世界见到,这条死去的中华鲟长约67厘米,鱼皮呈灰黑色,吻部和尾鳍的血丝清晰可见,现已被冷藏。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陈炜昨天中午给这条鱼做了鉴定。陈炜教授从生理特征断定,这是一条真正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陈炜教授对记者说,尚无任何资料证明湘江流域历史上有中华鲟存在,这条在湘江首次发现的中华鲟,年龄在2岁左右。
据了解,中华鲟是世界鲟科鱼类分布最南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近几十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华鲟野生状态个体明显减少,目前已处于易危状况。
陈炜教授认为,这条中华鲟极有可能不是野生个体,因为中华鲟平时栖息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成鱼春季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鱼卵随江水漂流孵化,再游进大海生长。中华鲟在途经洞庭湖时年龄、尺寸跟这次捕捞上来的中华鲟不符合,而且中华鲟一般只活动在长江干流的深水区,所以它不可能是迷路的野生中华鲟。
“湘江发现中华鲟有两种可能,或者人工放生,或者是从餐馆里掉出来的。”陈炜教授说。
据长沙市海底世界海洋馆馆长郝小波介绍,今年2月15日,湘潭市易家湾的一位渔民用渔网捕捞上一条“怪鱼”,渔民认为此鱼可能是珍稀鱼类,长沙市海底世界海洋馆随即将这条鱼接回救治。郝馆长说:“当时,这条鱼的胸鳍、背鳍、臀鳍多处受伤,海洋馆的鱼类专家从外观上初步判断其为中华鲟,并对它进行了适应性的治疗。”
“由于渔民最初捕获到这条中华鲟时,将其置于井水中。井水比河水温度要高,中华鲟因此患上了‘重感冒’,连续20天没有进食、吃药。今天凌晨,我们观察到它已死亡。”长沙市海底世界海洋馆的谢建军说。(完)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