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春笋、咸菜炒笋、酱肉蒸笋……这些天,家住杭州采荷街道的沈大妈每天都摆起了“春笋宴”。往年这个时候刚刚上市、卖20元1公斤的春笋,今年早已不是时鲜货,价格跌到了10元以下。她笑着说:“介便宜还不多吃点?”
春笋便宜,和暖冬不无关系———暖冬导致地膜覆盖春笋与露地春笋几乎同时上市,量多自然价平。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冬天,我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6至 2.8摄氏度,其中杭嘉湖地区经历了近50年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暖冬的背影离我们渐渐远去,但它对农产品生产、消费的影响正在悄悄显现———
因为天气热,往年2月份就该落市的大棚草莓,依然鲜红水灵;早春的时鲜菜———油菜心,也在上月底提前上市了,一元钱一把,随拣随挑;大棚新茶、露天春茶较着劲儿地来凑“热闹”……
水果生意也好做。在海南种了200亩西瓜的黄岩瓜农陶贤利,从元旦开始就进杭州卖瓜,两个月卖掉了100多吨,最高价每公斤8.9元。“瓜摊生意好,全靠天作美。”他说。杭蔬果品批发交易市场的施国芬副经理告诉笔者,做水果生意就怕刮风下雨。天气暖和,来果品市场走走看看的人就多了,今年头两个月该市场比去年同期多做了500多万元的生意。
消费者吃得开心,商家卖得高兴,对于一些农民来说,暖冬同样是好消息。在杭州市郊丁桥镇丁桥村,农民潘祖法的两亩大棚番茄已果实累累、青里透红,预计本月中旬就能上市,比往年提早半个月。看着棚内“疯长”的番茄,潘祖法脸上乐开了花。据他粗略估算,产量起码比往年增加一倍。
丁桥镇农技干部董锦菜说,除了番茄,其他品种的蔬菜的产量预计也将大幅提高。但他认为,蔬菜单价也将随之有所下降,估计菜农的总收益变化不会太大。不过,对于种大棚蔬菜的菜农们来说,今年大棚里面不需再套中棚了,这样一来,每个棚至少可节约100元工本费。
不过,暖冬也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在新华路农贸市场卖水果的宋大姐说,水果贮存变难了,过去冬天卖得很俏的粉质苹果,今年放不过半个月就开始烂,进货量因此明显少了。此外,暖和的天气也有利于病虫害越冬,专家估计,今年的芽虫、蜗牛、小菜蛾等虫害,以及蔬菜早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可能提早发作。
俗语说:“靠天吃饭”,在发展效益农业的今天,这句话已有了新的含义。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生长的季节差异越来越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已与气候变化彻底道别,今年的暖冬就抵消了大棚生产的一部分优势。因此,我们仍不可忽视像暖冬这样的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记者 臧铯 王国锋 通讯员 陈海燕)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