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电 中新社记者甄雪原) “新世纪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建立信任。为什么要不信任呢?”七十一岁的王效贤说此话时语气殷殷。
今年是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三十周年,中日双方将举办多项活动。王效贤说,由于近一两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了危机,我们曾担心今年九月的纪念活动是否还能正常进行。但随着小泉首相去年十月对中国的访问,到北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并敬献了花圈,两国关系出 现转机。目前两国官方和民间都在为纪念活动作着积极的准备。
曾任中国驻日使馆参赞的王效贤说,“双方都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为新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王效贤,是一九五三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的才女。她从事对日工作四十余载,曾长期担任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日语翻译。参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见证了中日两国建交的全过程。在今次政协会的间隙,王效贤委员在她的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办公室,接受了本社记者独家专访。
回顾了中日关系三十年不平坦的发展历史后王效贤说,发展未来的中日友好关系必须要两国政府和人民增加信任。她说,目前的症结是,日本方面对中国提及的侵华历史问题有反感情绪。现在的日本人包括政府官员多数是战后出生的,没有亲身体会,对那段战争历史淡忘了很多,缺少愧疚感,认为中国总是揪着这段历史不放。
“你爷爷作的事,我们是不会让你去偿还的。”王说,我认为日本方面应该看到,中国人不是揪着这段历史不放。中国说的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是为了让日本记住这段历史,不要再犯那样的历史错误。
王效贤同时指出,“中国人民也应该看到历史在前进,既要‘以史为鉴’也要‘面向未来’呀!日本军国主义会不会能卷土重来?我看中国已经不是那时的中国,世界也不是那时的世界了。”
长期在日本工作、主编《大平正芳》一书并发表过论文《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王效贤,显然对日本民众有更多的了解。她说,日本对中国不信任还包括担心中国现在经济日益强大起来,会不会对日本带来威胁?
王效贤对此种看法不以为然:“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从汉、唐直到清朝都是很强大的,但却没有过侵略的历史。中华文化讲究‘和为贵’。”
“不要看到中国的军费增加了一点,就感到有威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军队的待遇理应也要增加。”这位军人的母亲最后对记者说。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