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专题 何日告别“自危心理”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3月15日15:25 南方都市报

  粗心的护士把“蓝盖、小瓶”的先锋消炎药———新福欣换成“绿盖、 中瓶”的赛扶欣,稀释到生理盐水吊针瓶里打算注射(见本报2002年3 月3日A6版)。在护士打错针之前,幸亏被细心的患儿家长“看到”,所 以这件事并没有对患儿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我们姑且相信这是一起“无意”中出现的“险情”。其实,这件事之所 以没有酿成真的打错针事件,主要的原因是患儿母亲的细心。这种看似小家 子气的细心救了患儿。这是
个很有趣的事,一般来讲,护士的配药室患者和 家属都不能进去的,那么试想,患儿母亲不进去的话,后果什么样就不得而 知了。

  分析患儿母亲的“细心”,我们不难发现,患者对于为他们健康甚至生 命负责的人是多么的不放心!而事实上,这回,不放心更是得到了充分的验 证。

  患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到医院就诊时,喜欢去找认识的医院、认识的医 生,为什么?患者要做手术,总是喜欢请主刀医生、请麻醉师、请上台的护 士吃饭,甚至送红包,这又是为什么?患者真的是自愿吗?患者之所以这样 做,无非是为了买个“放心”。

  这种“自危”心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患者面对医护人员,已经“自 觉的”把自己变成了弱势群体。尽管他们明白自己是消费者,但是,由于患 者这一特殊的消费地位,让他们无从知道自己的权利究竟得到了多大的尊重 ,于是,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为 求得这种关照,患者付出不应付出的一些东西。这种权利的不对等造成了这 种畸形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可以说,患者的“自危”心理越严重,医患之间的不平等就越大;而随 之而来的是,患者更大的“自危”心理。恶性循环。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结局。

  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不止一次呼唤“平等”,买与卖之间的平等、服 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平等,而医患平等之日,便是患者解除“自危”之时。(范春柏)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新橙流利口语专家
   捷润引擎养护剂
   美好节日寻伴侣
   特价机票全球通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廉价租房找十钢
   先进的电光源产品
   *游神州无后忧
:青岛财经日报聘
   人体艺术克隆-酷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手机电池的伴侣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江铃入市争锋得胜
:大康心理咨询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