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3月17日讯(记者 王立龄 实习生 高海灵)政府提速,事关百姓利益,因此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不少人也通过本报积极建言献策。其中,许多关于机关减负的呼声可以说不谋而合。“现在各机关都背着沉重的‘包袱’,怎么能提速?”因此有识之士鲜明提出:政府要提速,机关应该先减负。
省直机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说,目前,大部分政府机关还没有改变“大机关、 小社会”的弊端。像他所在的机关,就有医院、幼儿园、培训中心(原来叫食堂),单位的人大部分住机关宿舍,上下班坐单位班车。机关里除了执行政务的公务员,还有医生、幼儿教师、电工、酒店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基建人员、修理工等后勤人员,人数与正式编制的公务员几乎相当,整个就是一个小社会。
他算了两笔账。一笔账是机关后勤人员的工资、办公、管理等各种费用。他说,这些后勤人员每人每年用于工资、办公等各种费用的支出约1—2万元,仅此一项所有政府机关一年的支出就是一笔数额不小的费用。
另一笔账是,建立这些后勤服务机构,也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以及维护费用。他说,以单位公车为例,假设一辆轿车价值40万元,5年折旧完毕,则一辆车一年的费用包括:一年的折旧费8万元,司机的工资、汽油费、养路费、修理费、保险费等,一年至少3万元,合计为11万元。5年的费用加起来至少在50万元以上。这仅是一辆轿车的投资,事实上,很多政府机关车队的车辆至少在5辆以上。再加上其他投入,幼儿园、医院、培训中心等,其费用可想而知。
山东行政学院的李红艳老师说,这些服务机构的存在,一方面加重了政府机关的负担,另一方面弱化了政府机构的行政职能,结果是人员多、效率低、负担重。另外,这种机关办社会的体制,也不利于社会分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我省的投资环境,并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专家说,一些地方或一些部门之所以收费项目多、搭车收费严重、审批事项多,而且难以遏制,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机关后勤机构的费用大部分不能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只能靠各机关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乱收费难以避免。
“听说一个深圳市去年出口总额达370亿美元,是我省的近两倍。但整个市委、市府办公厅却仅仅各有70余人。我们的政府机关要是再不甩掉包袱,如何能跑起来?”省直机关的那位先生急切反问。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