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3月20日电(记者杨希伟熊金超) 长江水利委员会今天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国首份《长江泥沙公报》。水文专家说,这些宝贵资料由全社会共享,对于治理开发长江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徐安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持续监测长江泥沙状况、研究长江泥沙运动规律,然后向全社会提供研究分析后得出的科学数据资料,为长 江防洪、长江三峡等工程建设、长江航运以及南水北调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部门可根据长江流域各河流的泥沙数据,了解相应地域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治理成效,据此制定相应治理对策,加强水土流失的防范与治理。泥沙的多少、在各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关系到堤防的安全,并对航道变化有直接影响。如宜昌-城陵矶-武汉河段,是防洪的关键河段,如果泥沙淤积多了,就会在大洪水时抬高水位,防洪就需要据此加强措施,因此,《长江泥沙公报》有助于指导长江防洪建设与航道治理。
长江中游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相沟通,江湖之间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变呈现比较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定期向社会提供长江水利委员会经过研究得出的泥沙资料,可为国家和湖泊所在的湖南、江西等地方省份进行相关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长江泥沙公报》还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泥沙资料,满足沿江各地建设码头、农田灌溉设施、城市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对泥沙方面的相关信息需求。(完)
长江泥沙运动呈现新特点
新华网武汉3月20日电(记者杨希伟熊金超)今日发布的中国首份《长江泥沙公报》反映了长江含沙量不高但输沙量大等泥沙基本状况,揭示了长江泥沙运动的最新变化趋势。
长江含沙量不高,但输沙量大。与海内外著名河流相比,属少沙河流。但因长江水量丰沛,年入海量约10000亿立方米,因此输沙量总量较大。其中,宜昌段的输沙量最大。宜昌水文站1950—2000年平均含沙量约1.14千克/立方米,目前年均输沙量达5.01亿吨。由于沿程部分泥沙淤积于湖泊与河流之中,中下游沙市、监利、螺山、汉口、大通等水文站的输沙量均比宜昌小。
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全江输沙量的90%集中于汛期。长江流域的重点产沙区为金沙江的雅砻江以下至屏山区间,以及嘉陵江支流西汉水及白龙江中下游。这两条江的多年平均来沙量3.75亿吨,占宜昌站输沙量的74.9%,最高达90.1%以上。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站的泥沙呈减少趋势。长江中下游各站在2000年径流量大于多年平均值2.4%—13.5%,而年平均含沙量却小于多年平均值7.4%—24.7%。
长江中下游河段为冲积性河流,总体上河势相对稳定,冲淤大致平衡。中游干流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相通,江湖之间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变呈现比较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长江的水沙过程基本上仍保持其自然特性。长江流域已修建大量水库,但几乎全在支流上;长江干流至今只建成一座低坝——闸坝式的葛洲坝工程。此外,为稳定河势与维护航道,沿江修建了一些河道整治工程,如裁弯与边岸控制工程,但这些工程对长江径流过程的影响都不大。(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