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三月二十一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要改变过去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不干预”政策,重新认定政府在经济
中扮演的角色为“掌握经济发展方向,积极为市场发展创造条件。”这种意在带领香港突破当前经济困局的政策调整,虽受到
香港社会的广泛好评,却被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无理攻击为“腐蚀自由市场的经济优势”,并将香港财政司长梁锦松发表
财政预算案提出上述政策的当天形容为“香港最黑暗的一天”。
《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论据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容政府有任何干预或参与。但这种理想中的自由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全世界每个政府都在不同程度的干预或参与市场运作。美国号称全球自由市场表率、资本主义典范,其政府就一直在透过不
同途径补贴私人机构发展技术,军方对高科技的参与便很大;互联网以及生化科技的发展,也得力于政府对基础研究的大量资
助;美国农产品价格亦每年得到大量公帑补贴。现任的布什政府对能源业及钢铁业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去年执意开发阿拉斯
加油田,近日更漠视世界贸易规定,大幅增加钢铁入口关税百分之三十,遭到多个国家抗议。美国政府插手市场经济的例证俯
拾即是。
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各国、各地区面对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任何有为的政府无不积极创造条件加强
本国或本地区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亦与时俱进地对过时的经济政策作出适当调整,提出要积极为市场发展
创造条件,对具发展潜力的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支援服务四个行业作出较有力的推动,为香港寻找及建立新的经济火车头
,以利于香港经济复苏和转型,这个调整是完全正确的,十分必要的。但这样的经济政策调整并不意味香港将放弃自由经济原
则,梁锦松一再宣示,自己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了二十多年,并身居要职,是一个自由经济的积极拥护者,决不会放弃自由经
济的原则。
作为美国报纸,《亚洲华尔街日报》对美国政府积极插手市场经济的行为不置一词,却对香港特区政府在坚持自由市
场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作出连篇累牍的无理攻击,充分显露出某些美国人对事物总是抱持双重标准。
若以同一标准看待香港特区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及美国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严重干预,香港宣布调整政策的当天可被认为是
“黑暗的一天”,美国的“黑暗日子”肯定是多得难以计算。而美国的某些传媒对香港的实况和前景摸不透、看不清,实在是
平常事。美国《财富》杂志一九九六年宣布“香港已死”,二零零二年,该杂志却来香港举办论坛,显然已意识到自己当年的
判断错误。如今,《亚洲华尔街日报》以“黑暗的一天”形容香港调整经济政策,相信不会等太久,他们也将会发现原来又是
一次错误的判断。(中通社甘承)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