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西部新闻03月22日讯 每到冬季农闲,便是家乡的百姓砍柴的繁忙时节,农民们习惯于把全年所需的柴火在冬季砍够备足,进入农忙时节就不用砍柴了。这也是当地自然条件下产生的习俗,年复一年,延续至今。
在冬天进入丽江县鲁甸林区,有时,可以看到一株株灌木被妇女用刀砍掉背走,男人则用斧子去砍较粗的树,用牛拖走或用马驮走,更多的人是用农用拖拉机把柴运走,在乡村 通往林区的道路上,背柴者、驮柴者,用牛拖柴、用车运柴的交织在一起,在收工的傍晚时分更是络绎不绝。
再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看一看,肯定会被吓一跳:山里农户一年要烧这么多柴!只见一排排比人高的柴码子有八米十米长。房前屋后都是柴堆。而本地人则习以为常,不足为怪。
笔者问一位砍柴者,一年要用多少柴?他说自己一次性砍了7车(农用车),平时还要零星砍一部分,有些人家一年烧掉一两卡车的柴。据反复观察,鲁甸乡等高海拔地区,普通农户一年户均烧柴在10立方米以上。此外还要用栎柴烧炭几千吨,机关、学校、商店等单位用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烧砖瓦、烧石灰、煮酒用柴则更是个较大的数字,此外还有大量的柴拉向巨甸、维西等县出售,未通电地区的烧柴则是个更大的数字。
那么,砍柴者是不是没有人管理呢?有人管。但管的办法是只许某段时间砍,某段时间不准砍;只许砍杂木柴不许砍青松等针叶乔木。这个做法也是长期以来的老传统,可这个管理办法并非完全有效。有时村民对青松等针叶乔木也照砍不误,有人在松树上乱砍明子,用来照明或作引火的燃料。这种做法并没有把树直接砍倒,可它是慢性破坏,明子砍多了,树也就死了,风吹或者下雪树就被压倒了。更有甚者,还有人在偷砍盗伐毁林开荒。
因没有解决农村能源替代问题,也没有采取减少林区的烧柴措施,所以整个林区对薪炭材的砍伐和消费总量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整个林区的薪炭材砍伐量并没有比"天保"以前减少,在广大老百姓看来,天保工程的实施只是停止了商品材的砍伐,解决了森工企业职工的吃饭问题。
或许有些人说,砍的只是干柴,并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可是,没有天上掉下来的干柴,今年放倒的树明年去砍则是干柴,干柴还是来源于活树,取自于大自然。在此环境中自然死亡的树数量极少,且根本不够使用。年复一年这样砍柴烧火,导致一个严重后果:整个森林的年生长量远远没有砍伐消费量多,天然林依旧在退化。砍柴走的路一年比一年远了,也一年比一年难了。远看还是青山绿野,可活立木蓄量一年比一年减少,森林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减退。
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实施"天保"以后,天然林依然在退化。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加快林区能源替代工程的建设,比如推广使用沼气,兴建小水电等,逐步减少木柴消费量,也才能真正减少木柴砍伐量。(新华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