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徐足之)《亚洲华尔街日报》日前挑起一场争论,怀疑香港要放弃自由经济政策。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回应强调,他在预算案中对政府角色的新定位,并不是主张干预市场。
本月中旬,《亚洲华尔街日报》先后发表两篇社论和一篇长文,指责梁锦松在其特区财政预算演辞中的主张,背离了
香港回归之前就实行着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人们大可 以相信梁锦松是“自由经济的忠实拥护者”,因为自由经济是香港的
经济灵魂。但是,自由经济并不表示政府对经济和市场无能为力。
当年提出“不干预政策”的英国人夏鼎基,也承认积极不干预政策的精髓是“积极”二字。所以英治时期,香港对经
济不是没有干预,而是有选择地干预。香港历史上出现的银行地产风潮及港元暴跌、股灾停市,通胀率高升及行业垄断,充分
暴露“积极不干预主义”缺乏前瞻性。香港回归前,卖地收入是香港政府主要财源之一,但亚洲金融风暴后,“积极不干预政
策”对经济和就业的负面影响逐渐浮现。
香港当前经济亟待走出困境,特区政府正在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和行动来激活市场和为民生解困,包括与内地加强经济
上的联系和合作。香港欲较快地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战略步骤之一是将香港与珠三角地区连成为强大的经济体。
但《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评论作者,却批评梁锦松在实行“计划经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运作有独特的影响
,但在经济衰退时,汇率和利率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就发挥不出来。应该说,梁锦松主张推动金融、物流、旅游、工商业支援
服务业,同时推动本土经济的发展的主张,无可厚非。香港不可能用旧思维、旧政策去解决新问题。英治时期采取“积极不干
预”的政策,加上“高地价”政策的推波助澜,扭曲了香港的经济形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不得不将厂址北移,这也是香港失
业率上升的一大主因。比较起来,香港美国商会主席汤普森比《亚洲华尔街日报》看得透彻些,他认为,梁锦松并无违反自由
市场的原则,倒是《亚洲华尔街日报》反应过敏了。
汤普森表示,自由市场非常重要,但任何社会都需要有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策略,这些工作一般由政府来做。香港一些
立法会议员批评《亚洲华尔街日报》对梁锦松的指责言论难以令人信服。港人也知道,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都实行积极干预
政策。新加坡和韩国对经济的干预就不少。美国实行的也是“积极干预”政策。面对《亚洲华尔街日报》的误解,梁锦松反驳
说,若政府不制定出策略,解决香港经济不景气的严峻问题,将会是十分奇怪和不负责任的。香港经济界人士指出,要振兴香
港经济,实现经济转型,香港必须下决心采取“积极干预”政策,对于高科技和高附加值行业的投资,要给予各方面的优惠,
甚至要主动出击,寻找和说服商家投资。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