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华学校的领导可能至今也无法理解:当他的学生们把自己的手割开后
,她们看着鲜血慢慢滴出来,竟然会兴奋得大叫“好过瘾啊”!不堪重负的
学生竟要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不啻是抽向应试教育的一记耳光。
已故的北京22中著名教师孙维刚,从教40年,被称为是中国对中学
生进行素质教育最成功的探索者,很多媒体津津乐道的是在他素质教育的模
式下,他的班级有55%的学生考 上了清华和北大。这是一个看似客观实则
可笑的评价,社会和公众最后还是自觉不自觉地用了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素
质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这55%,孙维刚老师还是好老师吗?他的教育探
索还值得肯定吗?
对于像跃华这样的基层学校来说,提高升学率可能是它增加吸引力和知
名度的一条捷径。据记者调查,去年它的升学率较高,结果受到市教育局的
表彰,老师们因此获得旅游的奖励。下一步它就可以实施转制办学,可以像
市一中等学校一样收取高额的择校费,所有的待遇都将得到提高————它
何以抗拒如此现实的诱惑呢?
对于小召这样的平民子弟来讲,努力考取大学也可能是她们走出乡村的
惟一道路:老师们、家长们都告诉她,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很困难,如果考
不上大学,她们可能连工人都做不成!————小小年龄的她们已负载了太
多的忧虑,花季少女的苦闷可以向谁诉说呢?
采访中,一位老师直言不讳地说,他想在教育中有一些探索,但是学校
不准,他也不敢,他只能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点滴的渗透。如果现行教育体
制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如果社会不能给上不了大学的孩子更广阔的空
间,那么“减负”将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种作秀,学生自
残之类的事件还将重演!(本报记者 卢嵘 项仙君)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