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4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经过两岸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修建连接台湾与大陆的海底隧道在技术方面已没有困难,而难过的是政治关。
3月23日、24日,“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嘉庚楼”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台湾海峡架设大桥和开通隧道的可行性问题。这次会议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
这次会议引起了福建省政论官员的关注,省长习近平为会议发来了贺信。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致词中说:“这样的一条通道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出现。”
《环球时报》报道说,台湾的金门方面对修建这条通道的热情最高,金门县长李炷烽原定将出席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讲话。可他到达厦门后,接了个电话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不过他在抵达厦门港时说,金厦间的定期航班将很快开通。这是李炷烽当选金门县长后第一次来厦门。
报道说,第一位提出“台湾海峡隧道”设想的是清华大学吴之明教授。1996年初,他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5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时,脑中浮现出了“台湾海峡隧道”构想。他的这个构想一经发布,便得到了两岸同行的热烈反响。
两岸专家们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起点均在福建。在这次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线方案,即从厦门经金门过澎湖到嘉义。据第一位提出南线方案的厦门大学海洋系教授蔡爱智认为,目前比开凿隧道更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建一座大桥。厦门与小金门相距仅4.5公里。如果这座大桥建成,从厦门到金门,开车仅需5分钟。“金厦大桥”已得到金门百姓的积极呼应。
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是不是纸上谈兵,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坦率地讲,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态,整个设想仍停留在民间学术交流上。《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说,众所周知,在建设"台湾海峡隧道"上,政治是个关键因素。(余继军)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