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日)就是清明节,在这个祭祀品销售的旺季,记者在我市各大祭祀品店采访发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正飘着另类迷信色彩。昨日中午,记者赶到渝中区罗汉寺香烛纸钱一条街。各个小店生意都特别火爆,虽然大多是些老年人,但前来惠顾者还是特别多。在一个家店内,记者听到了一段店主与客人常有的对话。一位接近六旬的婆婆刚刚买了一辆“汽车”、纸钱及十万百万的冥币,正准备离开。这时,店老板拿出一幢“豪华别墅”。“要多少钱?”“68块。”“好贵哟!”“不贵,来年祖先们保佑你顺利一点,你可多挣好多个 68块哟!”最后,老婆婆还是没有买就走了。但诸如此类有点迷信味的言语却不少见,什么“多烧一些‘钱’,亲人在阴间就生活得好点”、“烧点金银首饰,让亲人打扮得更漂亮”、“烧辆汽车,亲人出行方便”,如此等等。
公墓:商业味一般的“树葬”要花1000多元,“草坪葬”也要两三千元;而最昂贵的公墓,据说达几万甚至上十万。这是记者昨日从我市的有关公墓获悉的。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而今的刊登商业广告,有关人士说,而今经营墓地这个行业是越来越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而在清明节这个大好的宣传时机,各经营商,更是搅尽脑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昨日了解的信息显示,在清明节我市的几个公墓都将举办活动,有搞“亮点”工程(独一无二的墓)的,也有专门“操度亡灵”的……从表面看,这些都在营造良好的祭奠氛围,但蕴涵其间的经营者的商业味却昭然若揭。当然,花样百出的祭祀品更是明证。有人戏称,如果照此下去,也许将来会发展出一个“祭祀经济”来。
祭奠:金钱味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后人到了墓地,先把墓地周围杂草锄净,清理墓埕。于是一家人分别动手,有人用红笔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号描红,有的焚香点烛,摆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欢在墓上献纸钱,再进行跪拜。真个过程进行得朴实,充满真情。当然这是过去的祭祀方式。据天津媒体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扫墓的名堂也越来越多,比如培土造坟、迁址树碑、联宗祭祖等。此外,祭品的花样也是出新不迭。比如焚烧“别墅楼”、“高级轿车”、“新潮家电”等纸制祭品,以及亿元“面值”的冥币,在当地乡间日渐成风。一些人甚至认为祭品越多思念越深,于是玩起思念游戏,相互攀比消费,以致成了负担。这种现象,今年在我市也开始萌芽。有关人士指出,祭祀如此玩金钱游戏,其实死去亲人根本没有受惠,古人云,“祭而丰,不如养之孝。”劝告后人,有钱、有孝心还是花在亲人在世的时候。据报载,欧美一些国家居民每年也要扫墓,但多是在墓前放一束花或植一株树,然后默哀三分钟,这种节俭而高雅的做法值得学习。本报记者何超全实习生陈静吴竞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