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丽明
4月4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在欧盟驻华使团举行记者招待会,参加招待会的主要是外国媒体驻京记者。刚刚进入会场,他就连声对自己的迟到向大家表示歉意。他解释说,他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但因为刚刚在中央党校演讲中意想不到地得到听众的积极反应,他不得不回答听众提出的大量问题,耽误了下一个活动的时间。
众所周知,彭定康在1997年前曾任“港督”,因此记者向他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对香港的评价。他说,他非常熟悉香港,在1997年后他曾3次访港。香港给它的印象是,自从回归中国后,香港并没有像有人预言的那样出现混乱和倒退。现在香港仍然在扮演金融中心的角色,他所目睹的是香港仍然保持着金融中心所特有的动感和活力。他认为,香港仍然是一个法治的地区,在法治的基础上,香港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为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发挥重要的作用。
针对时下许多人对上海崛起挑战香港金融中心的担忧,彭定康说,“当我们谈及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把两个地区割裂开来。香港和上海各具优势、也各有劣势,它们与其说是相互竞争,倒不如说是优势互补。”他预测,香港和上海今后将作为两个亮点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当谈及对中国的印象时,他沉思片刻后说,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他说,1997年,中国成功地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并确保人民币不贬值,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一直以来为加入世贸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于去年取得了成功,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件好事。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导致了社会和政治的进步。他说,当他日前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时,复旦学子们的素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与我交流”。他说:“我的女儿也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我希望有一天,中国领导人也能到剑桥大学演讲,也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到剑桥读书,以此促进双边的交流。”
在谈到欧中关系时,最令在场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里,他不下10次用到了“坦率”这个词。他说,近年来,欧中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关系日益紧密,这完全得益于“坦率”二字。不可否认,双方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分歧,有些领域的分歧还比较大,比如人权领域、贸易摩擦等等。这些分歧和摩擦之所以没有影响中欧关系的进展,正是由于双方本着“坦率”的态度进行交流和对话。他说,“任何问题只有进行交流和合作,才能够得到解决。”他说,欧盟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应注重中欧总体关系这一全局,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钻牛角尖”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矛盾激化。他说,“当我们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指责中国的时候,中国也会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指责欧盟。因此,只有相互尊重,双方才可能对双边关系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他透露,无论谁当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在处理对外政策上都将保持“连续性”。
对于美国贸易“201”条款,彭定康认为这完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他表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要遵守自由贸易原则,就意味着必需“痛苦地放弃一些利益”。他透露,他和中国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交流和磋商,他认为美欧贸易摩擦将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解决。
他还透露,欧盟非常关注目前急剧恶化的中东局势。在来访之前,他与欧盟成员国的外长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他一再强调,欧盟的中东政策非常明确:解决巴以冲突的惟一途径就是以色列遵照联合国有关决议,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撤军。以色列所提出的“先停止恐怖活动再撤军”这个条件是不切实际的,“不能把一个问题作为另外一个问题的先决条件”,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只会激化矛盾。他说,以色列必须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封锁,否则只会逼着更多的巴勒斯坦青年走上自杀性爆炸的道路。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