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高峰郑英)“6·5”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活动,今年由中国政府承办,在深圳市举行,这是深圳的一件盛事,是对深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肯定。为纪念这一活动,加深深圳人对深圳海湾生态现状、未来发展的认识,本报与市环保局、深圳海事局联合发起“走深圳海湾,看环境与发展”特别行动。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包括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珠江口,深圳海岸线全长约26 0多公里。深圳海湾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沿海城市相比,深圳有天然良港;与有良港的城市相比,深圳紧连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也就意味着深圳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专家和学者说,深圳的一个重要优势在海湾。
近年来,深圳在环保与发展方面,始终注意在海湾上做文章。红树林、滨海大道、田园风光、大小梅沙、盐田港、明思克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均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个别不利于海湾环境保护的项目,经反复论证最终被刷了下来。但我们也毋庸讳言,在海岸线上也有个别“污点”,影响着环保与发展。惟其如此,充分认识海湾、保护海湾、科学开发海湾,勾勒她美好的前景,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本次活动时间约20天,我们采用实地见证方式,从东(大鹏湾)向西(珠江口)边走边看边报道,而且,力求不仅有记者见闻,还要有专家点评。为此,特征招对海湾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经验或有独到见解的人士报名参与。报名者请写清自己的姓名、职称职务、单位,传真到本报。本报传真电话是3900853,或打本报新闻热线3918110报名。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掌握国航坠机事件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