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4月26日的2002年首届南京高淳老街民俗文化节的开幕,越来越近,这两天走进高淳淳溪老街寻觅旧时风貌的游客也呈旺势。当记者踏着石板路,走进这一条有着900多年历史的高淳老街时,古老的墙砖门板、亭台楼阁就是一种久远的语言,千百年保持着动人容颜的街道,带着沧桑和醇厚展现在我们面前。
老街,在固城湖西、官溪河南,有“金陵第一老街”的美誉,老街后面的水路,东可 达苏锡常地区,西连贯长江。水路交通的发达,促进了老街当年在贸易市场上的发达,成为南北商品的集散地,竹、木、铁铺、磨坊等店铺就有170多家。
老街的曾经沧桑,高淳县文保所所长濮阳康京是最有说服力的了。他在此生活了20多年,为了研究老街又特地研修了建筑学、考古学以及民俗学等三个专业。他向记者娓娓道来:明清时期,老街就已基本形成现在的格局,当年的居民在街道设计上颇讲究,整个街道呈分节弧形,每节均呈钱袋的形状,将这条商业街的聚财思想有趣而生动地表现出来。虽然老街一直风光无限,但是因地势低凹,海拔只有7米左右,又处于皖南与江苏交界处,每当汛期来临,总会遭受洪涝之灾,最严重的一次,水竟漫到二楼。
记者走在老街上,凹凸不平的胭脂石街路,鳞次栉比的砖木骑楼,古朴的木板排门,明清时期市井生活的婉约风情依稀可见。建筑风格融汇了苏式和徽式的特色,牌坊式、楼阁式、大门堂各有特色,有的纵向有几进,堪称深宅大院,在老街中部的赵厅、东头的吴氏宗祠都是建筑严谨、雕刻精细的代表,老街每5幢楼房之间留2米左右的纵深小巷,狭长的小巷仿佛埋着历史的记忆,不时还会有游客在巷口往里张望。在这里,你能读到丰富的建筑史和民俗史,比如防水防火的思想也体现在建筑中,每家的山墙檐角都砌着口含腰鼓的龙头,传说中这是专门吃火魔的。整体来看更有特色的还是骑楼,老街上临街的店面往往有伸出一楼之外1米多的骑楼或轩廊,朝街的墙上有镂格扉窗,登楼倚窗赏景真是一大乐事。
老街上的“味道”开始现代了。夕阳下,老街上有不少店铺门前摆放着炉子,生火用的木头发出阵阵清香,把行人笼罩在里面。有些妇女就径直在门口的炉子上当街做起油爆虾、油爆小毛鱼,满街香气扑鼻。在往前走,隔着纱窗,一字街豆制品店里,几个穿着蓝花印布衣裳的姑娘们现场操作起豆腐干的制作工序。一品斋是老街上颇有名气的酒楼,天井的妙处让顾客坐在任何房间,都能看到明媚的阳光,一楼大厅的墙上,是老板精心布置的客人留下的字画,他专门开辟了一张桌子,摆放上笔墨,让食客尽情留下墨宝,显得很有创意。除了各种高淳特色店铺外,不少地方开辟成了展览历史的场所,走进幽深的古宅,有的辟为民俗馆,有的是道教文化画像展览馆,有的是砖雕博物馆,展现着高淳的悠长历史和文化。
原长800米的老街,如今保存比较完好的仅345米,如何让老街更有看头,如何最大可能地开发老街的旅游资源,是高淳各级领导正在思考的问题。
高淳县委副书记、民俗文化节组委会主任张立新告诉记者,今后作为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区域,老街还将做进一步开发,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将老街建成集商业、旅游于一体的,与“黄山屯溪老街”相媲美的“金陵第一老街”。如今,老街上的店户和居民住宅9000余间,建筑风格具有徽派的古朴典雅,又有苏南香山派通透轻盈,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为此,高淳县去年请来国内知名专家,对老街重新规划整治,准备投资2亿元,修复一批文物古迹,增建一批仿古建筑,并扩大老街范围。在对老街景区的扩建上,纵向横向都要延伸。在线上,西南方向一直连到春东湖,让老街的景色里引入“水”元素,让水景旅游资源在老街上得到体现。纵向上,把原来的“街”力争发展成街区,将老街内分散的民宅串起来。另外,在离老街不远的官溪河、湖滨路等处也进行和老街相配套的整体性开发建设,在官溪河畔建一个游船码头,这样游客逛完老街后,可以通过摇船欣赏固城湖的水上风光,然后到达高淳另一著名景点———迎湖桃源,将固城湖旅游与老街连接起来,重现吴家祠堂、武庙、官溪夜泊、襟湖斜阳、古井晨烟、老街留辉、吴祠戏音、滨河人家等“老街八景”,整个改造面积将达约7.6公顷。
淳溪老街在过去和现在都是高淳人的骄傲,它的未来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不久的将来,游人们会领略到一个更加美丽和丰富的旅游胜地,一个勾起历史回忆的老建筑群和民俗集中地。(本报通讯员孔祥顺左年生本报记者 薛蓓 孔小平 )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掌握国航坠机事件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