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蓝色巨鲸”出海惊世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27日03:52 中国青年报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蓝色巨鲸”出海惊世

  本报特约记者刘程

  编者按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

  75年的岁月,人民军队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常规到尖端、从陆军到多兵种的划时代变革。

  在人民军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有许多里程碑式的标志:“两弹一星”、运载火箭、战斗机、军舰……在这些丰碑上,镌刻着国防科技人员的心血,更镌刻着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历史记载着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日子:1982年10月,我国首次潜艇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当时的外电评论说:“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搞导弹核潜艇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在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也不发达的中国,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搞出如此多的尖端装备,一直是许多西方学者心中的难解之谜。

  今天,当记者追访那段艰难而辉煌的历史时,不能不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先驱者们的精神和力量所感叹、所折服。

  彭士禄改行学习核动力苏联专家一节课80卢布

  1954年1月21日,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天,世界上第一艘用核动力驱驶的钢铁“巨鲸”———核潜艇在美国柯罗顿市港口亮相。它的设计者是一位叫里科弗的科学家。

  如今,年近八旬、被称做“中国里科弗”的科学家坐在了记者的面前,他叫彭士禄,革命先驱彭湃之子,中国核潜艇工程第一任总设计师。

  20世纪50年代,彭士禄在苏联留学。一天,他被正在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大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问他:“你知道反应堆、核动力是什么吗?”彭士禄摇了摇头说:“没学过。”

  陈赓告诉他,美国和苏联都已搞出了原子弹、氢弹,美国还有了核潜艇。我们国家要不受别人欺负,也要有这些东西。“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这个神秘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苏联教授每给彭士禄这些留学生们上一节课,中方要付80卢布的报酬,这对经济还很贫困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正是在这80卢布一节课的课堂里,彭士禄和他的同学们打下了坚实的核动力知识基础,孕育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优良种子。

  回国后,彭士禄直接参与了核动力研究工作。核潜艇工程上马时,他担任了第一任总设计师。

  中国当时已经有了常规动力潜艇,为什么还要搞核动力潜艇?彭老介绍说,核动力是利用核燃料铀235原子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能源的一种动力。铀235裂变释放能量时不像柴油机燃烧时需要氧气。因此,核动力装置可以让潜艇长时间地在水下高速航行,续航力大、隐蔽。而常规动力潜艇,在水下航行利用的能源是柴油机和蓄电池,航行1小时左右就要浮出水面或到通气管状态充电。核动力的巨大优越性是常规动力无法比拟的。

  密闭试验500小时3分钟要跳200下

  核潜艇研制工程的日历翻到1970年4月20日。1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21名水兵钻进密不透气的舱室,进行21天的潜艇密闭舱生存试验。

  核潜艇长期在水下游弋,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保证人的生命,除了食物和淡水,最要紧的就是洁净的空气,否则,核潜艇就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废铁。为此必须研制出一套海下生命维护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制造出能产生氢气、净化空气和分析监测空气成分的一系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装置在装备实艇前必须先进行大量综合性密闭舱室考核试验。

  有资料记载,美国研制第一艘核潜艇时,初始阶段由于空调不好,下水后停留时间很短,而且参试人员都是用担架抬出来的。

  密封舱内的人员先进行常温试验之后,很快转入高温试验,室温一下子升到45摄氏度,加上模拟核潜艇水下航行的噪音,参试人员一个个汗流浃背,心情烦闷,挤在狭小的舱室里,坐卧不安。

  伙房师傅做的美味佳肴从窗口送进来,没有一个人动筷子。核潜艇第一任政委崔桂江不得不在舱室外对参试水兵下达命令:“把吃饭当做战斗任务来完成!”研究所领导也动员科技人员:“为了完成试验,必须吃饭,谁不吃就出来。”

  试验中,要考核舱内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观察对象是8名水兵。谁知在一次体检中,一个水兵身体不适,临时更换战士已来不及,怎么办?工程师李锡琪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吧。”

  负责人告诉他:“这样的试验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才能顶得下来,因为在负荷试验时,3分钟内,要在方凳上跳上跳下200次。”李锡琪一拍胸脯:“我身体棒着呢,顶得住。”

  试验进行到了15天,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员普遍出现了疲劳现象。一次,有害气体燃烧装置在试验时出现了一个橡胶垫起火现象,虽然一冒火花就被发现及时处理,没有酿成事故,但还有没有隐患,能不能保证试验正常进行呢?领导开始酝酿提前结束试验。

  “我们能顶住,我们一定坚持到500小时!”全体参试人员异口同声地向领导做出保证。

  5月10日,残酷的密闭试验终于结束。试验表明:中国核潜艇的空调设备可以依赖,可以长时间在海底执勤,完成各项战斗使命。

  80年代中期,一次,我国核潜艇驶向浩瀚的黄海、东海海域,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深海,总航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周,其中在水下航行1600小时。

  超重设备用秤称一年减肥几十吨

  核潜艇体在进行最后总装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冒了出来:艇上组装的一些仪器设备超重或者超体积,这将大大影响船体的稳定性,犯了造船的大忌。“从设计到制造,一件件复查!”许君烈、钱凌白、杨慧民3位专家开始了可以称为中国第一次质量万里行的大复查。他们跑遍了全国,发动设计人员到对口的设备生产单位去,设法弄清每一台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并且还作出一个硬性规定:所有的仪器设备上艇,都必须逐一过秤、量体积,记录在案;安装过程中,从艇上拿下的边角余料、多余电缆等物品也必须过秤,加以扣除。

  那段日子,核潜艇上有专门过秤的工人把守,上艇下艇不漏掉每一件东西的重量记录。

  这种对重量“斤斤计较”的“笨办法”坚持了一年,终使核潜艇减肥几十吨,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一次设计建造成功。

  核潜艇下水压断铁轨3小时才移动100米

  核潜艇下水的日子终于来临。

  1970年12月26日,某海港码头。曾任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总经理的王荣生,当时是核潜艇下水的一线指挥长。他回忆起那时的壮观场面,仍激动不己。

  有人以为,船体下水是很简单的事儿,其实它远比一般轮船下水复杂得多。早在潜艇下水之前,总体建造厂就为这个庞然大物建造下水的船坞了。并设计了工作步骤:先把核潜艇举起来,从大跨车间拖移到外面的船台,再从船台移到船坞的浮箱上,再把浮箱上承载的核潜艇横移到船坞间把艇漂浮起来,开到海里。就这三步走的下水方案,王荣生带着设计人员攻关,折腾了一个多月。“下水开始!”船体开始缓缓移动。突然,有人报告:有一小段铁轨被压断。王荣生扫了一眼重量曲线,最重的一段船体尚未通过,他立即下令:“停下!”抢修班立即冲了上去,半个多小时,铁轨修复。“蓝鲸”继续向船台伸出,船体也越来越长。3个小时,一共才前进了100米。真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一个个巨大的浮箱被水泵灌满积水,它被平坦、稳定地移到船坞浮箱上。核潜艇保持绝对稳定,与浮箱彻底脱钩,浮在水上。“核潜艇浮起来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呼喊。

  核潜艇向前移动着,缓缓地向大海奔去。

  让大海作证吧,中国的“蓝色巨鲸”终于下海了!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我军东山岛演习精彩收尾 世界聚焦中国核潜艇 (2001/08/31 08:42)
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揭秘 (2001/08/01 09:23)
构筑亚太强权美欲在关岛部署核潜艇 目标直指中国(图) (2002/03/29 11:05)
军事观察:美军关岛核潜艇针对中国(附图) (2002/03/29 09:46)
以中国为假想敌穷兵黩武印度又租借俄2艘核潜艇 (2002/02/08 10:36)
英刊:印度海军租借俄罗斯核潜艇欲抗衡中国 (2002/02/07 00:57)


新 闻 查 询
想免费学习高级商务英语课程吗?想拥有VIP邮箱吗?快来订阅成功宝典、WTO英语、白领健康手机短信吧!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商城推荐
五一购物好去处
  五一特价专区
  • 世界杯纪念品大全
  • 2元特价好书
  • 空调底价免费送装
  • 网上小家电总汇
  • 收腹健胸半价香水
  •   数码产品促销
  • 听音乐还是MD!
  • 音文秀复读机
  • PDA广义与狭义
  • JNC热卖
  • 投影机大展销
  •   随身听一触即发
  • Sony MZ-N1
  • SHARP MD-MT880
  • Sony MZ-R909
  • Sony D-EJ1000
  • 松下 SL-CT790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