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炳广 摄
记者张卉 通讯员卫转业 王华义
谁是项广强?
这两天,一个英雄的名字被人们传诵。他任连长不到3年时间,就把一个新组建的空降特种侦察连队,摔打成了一支空中像雄鹰、陆地如猛虎、平时似尖刀的特种作战拳头分队。
他,和英雄黄继光来自一个部队,平时不苟言笑,带兵有时显得“冷酷无情”却又在训练中5次把生的机会让给了战友。
他,脱去一身军装,憨厚得像个农村后生,却是中学时代省物理竞赛冠军得主,如今的空军“科技练兵之星”和“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他,在生活中,很少被看成英雄,却是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好人。
他就是空降兵某师侦察连连长项广强。
有人说,正如他的名字,他是“项项”过得硬,涉猎“广”泛,战斗力“强”。
一米八的个头,黑瘦的脸庞,浓眉大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名“武官”,非常符合人们对于侦察连连长的想象,但一坐下来细谈,记者很快惊讶于他思维的敏捷和知识的广博。从15岁考入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并入伍以来,13年的军旅生涯使得这个仅仅28岁的年轻连长看上去十分沉稳持重,周围熟悉他的人都说,项广强平日里总是把训练场当作战场,是整天把“打得赢”挂在嘴上的人。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他赢得广大官兵和驻地人民群众的称赞。
听到自己再次被列为全军的学习对象,项广强的第一反应是生活将变得更加忙碌,他的婚期只能再次推迟了。和大部分28岁的年轻人一样,他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把父母接出来,让他们安度晚年。说起这些话,这个看起来像铁塔一样坚强的汉子眼圈悄悄地红了,虽然老家离部队不足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回家一次。
他为什么被当作英雄?
2000年的悲壮一跳,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关口。
那是2000年10月13日,长城脚下某演兵场,全军科技练兵成果实兵实装展示在这里举行。当天空中合成风每秒22米,地面风每秒12米,阵风每秒15米,均严重超过了伞兵跳伞的最低气象条件。机场上空乌云密布,风一阵比一阵大,战士背着伞都站不稳。此时,全连官兵都感到,在这种天气跳伞是从来没有过的。然而,这里的空降场仅相当于标准场地四分之一,到处有反空降智能地雷,各种爆炸物、障碍物也很多,东西两侧还有上万伏的高压线。如果稍有偏离,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这是侦察连官兵首次采用新机型、新伞型,在空中实施多门多路成建制跳伞,面临许多未知因素。
特种小分队60名队员按照预定方案,排除一个又一个因风大而造成的险情,从容操纵着降落伞向目标区集结。
就在项广强距地面还有100多米,选择一块较好的降落点准备着陆时,突然发现战士小唐在强风的猛烈冲击下,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接朝项广强的方向撞来,如果不能及时避开,就会造成两伞交叉,交替失效,导致伤亡,项广强发现后迅速拉动操纵棒,降落伞“呼”地掉转方向,冲向一堆乱石滩,把安全的着陆区域让给了小唐。
呼呼的风鼓着伞衣,把项广强拖了100多米。项广强猛地撞击在一块不规则的石头上,然后摔倒在地。凭着钻心的疼痛,项广强知道自己骨折了。但他顾不得其他,趴在地上坚持用步话机指挥小分队向敌阵地发起猛烈的冲击。当时战士郭志伟也正落在项广强右侧不足80米的地方,看到连长满身是血,被兄弟单位的战友抬上车时,他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当记者事后问到这个情节,项广强淡淡地说:“我是连长,我技术比他好,必须把安全的位置让给战士,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像这样“没有别的选择”的危险情形有5次,每一次,项广强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项广强的言与行
虽然说5次生死考验给了项广强英雄的美誉,但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周围人提得更多的是一些细微的小事。木讷憨厚的项广强说得不多,但为了实践这些朴素的大实话,项广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身心。一直以拥有项广强这样的儿子为自豪的母亲心疼了,甚至有点后悔将儿子送到军营。
———“当官武不精,说话没人听”
项广强所在部队的侦察兵是新时期空降兵部队的一个全新兵种,其主要任务是突然空降到敌人后方,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侦察传送敌人的战场情报,并适时偷袭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形象地说,就像“精兵点穴”。在这样一个连队里,“头碎酒瓶”、“油锤灌顶”、“腹部开石”等硬气功都是训练的必修课。除了练就跳伞必须的“铁腿”、“铁胸”、“铁脑”、“铁腹”的训练也是日常科目,项广强告诉记者,他们这种训练可以使得战士在遇到危情时形成本能反应:一是制敌,二是自我保护。在全国科技练兵成果展示演习中,由于地面风力过大,战友易建林的降落伞还没着地,就被风拖着冲向一堵墙,厚厚的水泥墙被人体撞开了一个4米多宽的豁口,易建林只有一根肋骨受伤骨折。项广强说,每个侦察队的战士都可以本能地运用硬气功。
“当官武不精,说话没人听”,为了尽快走在全连官兵前面,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训练计划,每天早上增加1小时体能训练时间,跑5公里和400米障碍,晚上练习侦察兵基本功。
在项广强的骨子里,练兵就是为了打仗,为了使全连官兵真正体验到“战法创新要看战场标准,第一是生,第二是死”的道理,项广强带领大家一次次在黄河滩头跳伞空降。
———“我时刻有一种本领恐慌”
“我时刻有一种本领恐慌。”项广强的这句话让人费解,因为在连队,项广强还被看成“学者连长”、“专家连长”。项广强不仅对连队6类12种高新装备了如指掌,还能准确辨认100多种外军高技术主战兵器和侦察设备,解释其技术性能及战术运用原则。
项广强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本领恐慌是自身素质与打赢未来战争需要还有差距。为了战胜本领恐慌,他需要什么学什么,目的在于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干好工作,而不是为了拿文凭,得证书,捞资本。
项广强在训练中发现,已经装备部队10年的某型战场电视,虽然具有战时情报传输距离远、实时显示等特点。但模拟电视信息无法输入电脑进行储存,也不能实施网上传输,无法达到情报信息资源各级共享的要求。他就整天琢磨这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30多次实验,他终于对战场电视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将这种战场电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成功实现了图像情报实时编辑处理,解决了专家多年以来没有关注到也没有解决的问题。
———“热爱自己的战士,就是爱战斗力”
“对于年轻的军官来讲,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士兵比知道军事战术更重要。”美国前陆军上将巴顿在二战前线说的这句话,已经成为项广强带兵爱兵的座右铭。记者采访期间,战士们话不多,但都对项广强流露出来真诚的钦佩和爱戴之情,项广强受伤后,连里的战士哭成一团,在他们眼里,连长不仅是领导、兄长,还是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对战士,他心细如发,有个自建的爱兵档案,全连每个战士的爱好、生活习惯、兴趣和身体状况、生日等都记录在案。彝族战士小胜刚来不会普通话,项广强给他买来汉语词典,并找来一个彝汉语兼通的战友当“翻译”。有一次项广强检查厕所卫生时发现便坑边有斑斑血迹,凭经验他判断一定是哪个战士肛肠出了问题,此后他留意观察,发现小梁走路姿势别扭,还偷偷洗内裤,就三番五次过问,督促小梁把痔疮治好。谈起这些,许多战士眼里流露着由衷的感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从张思德、董存瑞到黄继光、邱少云,从雷锋、苏宁到李国安、李向群再到项广强,出现在部队的这一个个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其实是一种精神承载,“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教育了我们整个民族,教育了我们几代人,这些高尚的精神,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恒久不衰,穿越时空和国界。
脱掉一身绿军装,项广强看起来和任何一个勤奋上进的好青年没有区别,从一定的角度讲,宣传项广强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宣传一个英雄人物,不仅仅要告诉人们我们提倡什么,赞美与歌颂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宣传与提倡这种行为本身———对英雄的宣传报道,就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信守姿态。是对部队始终保持着的有序而整齐、传统而稳定色彩的认可。因为在和平的环境下,从项广强身上,我们看到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看到了不计回报的责任意识,看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