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讯5月14日下午3点5分,40岁的烟台救捞局潜水员马有坚,经过在水下30多分钟的爬摸,终于把“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捞出了水面,让在场的所有人员激动万分。
它是军地双方63名潜水员经过8昼夜的紧张作业的结果。美国专家哈利斯·卡尔说:“我曾参加过世界上九次飞机‘黑匣子’的打捞工作,这是最难的一次,别的‘黑匣子’都能看到,这次‘黑匣子’即使在你的面前,如果你不用手去摸,你也拿不走。”
马有坚是今天下午2点半下水的,在原来信标定位的基础上,他爬着用手向左一圈,向右一圈,经过数百圈的摸索,终于探摸到一个硬物,由于出事海域淤泥很厚,海水非常混浊,看不清。马有坚就把这个硬物抱起来,放在眼前,等混浊物稍微沉淀以后,他看到这个硬物呈棕红色,其上有黑色的英文单词。马有坚于是立即报告救捞船上的潜水员刘建天,经证实,他判断,这应该就是苦苦寻觅的“黑匣子”
马有坚本想用信号绳把“黑匣子”绑上,拖上救捞船,但他怕绑不住,再滑落水中。于是,身负150多斤潜水设备的马有坚亲自用手把“黑匣子”抱出了水面。
马有坚上岸后,禁不住大声激动地说:“我终于把黑匣子捞上来了!”所有在场的人热烈鼓掌。
据介绍,当时“黑匣子”所在位置飞机残骸碎片很多,锋利的铁片把马有坚的双手和双腿都划出了一道道小口子。马有坚说,“黑匣子”当时就在这些残骸里面,发现它真不容易。
马有坚今年40岁,曾参加过1999年的11-24烟台海难的打捞工作,有着丰富的水下打捞经验。他说,这次打捞,水域面积这么大,而“黑匣子”又这么小,可谓是大海捞针啊!很难很难,我能把它捞上来,真是太幸运了。
《江南时报》(2002年05月15日第三版)
5分:第一只“黑匣子”打捞出水
新华社5月14日电今天15时5分,“5·7”空难失事飞机的第一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现场专家初步判断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标志着空难搜救调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在打捞现场看到,“黑匣子”呈橙红色,长约32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12厘米,重约10斤,是由烟台救捞局专用工程平台“烟救捞5号”上的潜水员马有坚打捞上来的。技术人员迅速将其装入一个蓝色塑料箱并灌入海水严密保护起来,有关专家将对其进行全面检测。
据了解,飞机上两个“黑匣子”,一个是“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另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前者记录时间为25分钟,后者为25个小时,可循环记录。“黑匣子”记录了飞行员对话及各种飞行数据等资料,对事故原因调查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因如此,找到“黑匣子”成为事故调查的重中之重。
据悉,另一只“黑匣子”正在紧张打捞之中。
17时5分:第二只“黑匣子”信标器出水
17时5分,第二个“黑匣子”的信标器被潜水员姜志勤打捞出水。信标器是附在“黑匣子”上的一个直径3厘米,长15厘米的圆柱体,它可以不停地发射声波信号。
17时20分,海军某部潜水员苏景忠开始下水一起打捞第二个“黑匣子”。18时,烟台救捞局潜水员刘义志浮出水面。此时,海军某部潜水员苏景忠仍在水底打捞第二个“黑匣子”。北航失事客机的“黑匣子”打捞水域位于大连港北侧2海里处。这里水深11米,水温4摄氏度。由于下午起海上刮着3、4级的风,负责打捞“黑匣子”的“烟捞救5号”在海中晃动得比较厉害。记者在“烟捞救5号”船上看到,打捞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忙碌。
《江南时报》(2002年05月15日第三版)
帮空难者家属减轻悲伤
大连5月14日电“5·7”空难发生后,北京大学医学专家和大连心理医生迅速深入到遇难者家属中,帮助他们减轻心理痛苦,积极开始新的生活。
在中国,重大灾难后请心理医生去安慰遇难者家属的情况并不多见。此次空难发生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专家马宏、汪向东等很快赶到大连,并在大连第七人民医院给50多名医生讲述了如何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大连的心理医疗队今后几天将陆续进入各家属接待点。
汪向东教授认为,此次干预的对象都是健康的人,他们现在的悲哀、拒绝接受现实等应激反应是异常事件中的正常反应,精神干预越及时,他们心理创伤恢复得越快,留下创伤应激障碍的比例越小。心理支持对于空难遇难者家属的意义十分重大。
《江南时报》(2002年05月15日第三版)谁找到美国仪器和专家(背景新闻)
本报讯(特约记者王百会)昨天下午,两只飞机黑匣子中的一只在“5·7”空难发生后的第7天成功打捞出水。这其中,外国专用设备功不可没,正是有了美国专家和打捞黑匣子的专用设备“手提式声呐信标定位仪”的及时加盟,才使黑匣子的出水进程大大提前。
那么,是谁把这种仪器和美国专家带到了空难的打捞现场呢?这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叫方励,40岁左右,有着15年在美生活经历的中国留美学生。他所从事的工作即为海洋调查和探测,因此,他早就知道这种专门用来打捞黑匣子的“声呐信标定位仪”。
方励是在5月10日,也就是空难后的第三天晚上,在北京通过报纸得知黑匣子仍没有成功打捞出来,他马上想到了美国的这种仪器,于是在当晚9时30分马上和负责空难打捞工作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询问是否在使用这种声呐信标定位仪,辗转几个电话,消息传来:没有。于是,他立刻把电话打到美国,寻找哪里有这种仪器,或买或租都没关系。当时美国已是周五的中午时分,周末迫近,可供方励利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天。一个个消息从美国传回来,哪里也找不到这种仪器。怎么办?就在走投无路的最后关头,峰回路转。专门为波音公司生产黑匣子声呐信标的美国本萨斯公司答应专门为他加工一台这种设备,只用了6个小时,一台崭新声呐信标定位仪新鲜出炉,并火速运至北京。
方励和美国专家哈里斯·卡尔先生取得联系时已是美国时间周五晚上的6时多了,这个和蔼的胖老头,可是有名的海洋搜索探测专家,曾经在纽约和台湾等地成功打捞出9只黑匣子。当晚,卡尔先生马上订机票,第二天早晨从波士顿飞往旧金山,再从旧金山飞抵北京。据方励自己计算,从联系打捞部门询问开始,到美国专家和仪器一起到大连,只用了45个小时。当晚11时,来不及过多休息,方励就和卡尔先生一同携带着仪器来到打捞现场,开始紧张的黑匣子搜索工作。短短两天时间,就将一只黑匣子成功打捞出了水面。
《江南时报》(2002年05月15日第三版)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