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杜绝重特大事故路在何方?重庆煤矿的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31日09:48 重庆晨报

  今年以来,重庆国有煤矿已经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是近20年来安全生产最为严峻的时期。国有大矿事故抬头,原因何在?笔者对重庆部分煤矿班组工人和基层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现场违章和管理失控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透视违章者心态

  在重庆打通二矿“三违”帮教站调查得知,许多工人违章都是图省事、闯大胆、碰运气,侥幸心理在作怪,管理者违章指挥也是如此。掘进611队一名工人说:其实我们在“选择”违章时,心里非常清楚这是错的,一旦被安监人员抓住就会受到制度、章程的制裁;也预测到发生事故会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丢掉性命,但由于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环境条件非常恶劣,每次入井就想早点出井,所以不知不觉地就把“安全”摆到了第二位。

  部分职工则认为,规程措施条条款款太多,完全照规定去做,根本就谈不上生产。然而,不生产就没钱,怎么养家鎅口?该死该活由命定,管不了那么多了!

  ●深剖“三违”根源

  在调查中得知,有些职工之所以不顾生命安全而搞“三违”,主要是以下心态所致:

  一是利益刺激。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产量是衡量职工工资的惟一尺度,重生产轻安全、冒险蛮干便应运而生;二是图省事怕麻烦。部分职工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措施,因此在工序环节上搞“精简”,怎么省事怎么干;三是冒险蛮干。自认为在井下工作几十年,什么情况都见过,一次冒险成功便助长了多次冒险的胆量,最终形成习惯性违章;四是盲目作业。少数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或不具备本岗位操作技能就上岗,对隐患看不见,对现场判断失误;五是麻痹大意。对不安全因素不在乎,工作中得过且过,马虎、凑合;六是侥幸心理。别人碰运气过了关,自己不可能就那么巧会遇到危险;七是投机取巧。少数基层指挥官,不肯花大气力、扎扎实实搞好安全生产管理,而是说多做少,摆花架子,好大喜功;八是省钱第一。由于材料费承包,遇到安全投入时便能省则省,能对付就对付;九是抵触情绪。既然安全处罚一再加码,那就干脆“破罐子破摔”、明知故犯;十是市场影响。销售旺季搞突击,销售淡季便“松口气”,违章从眼皮边过也会视而不见。

  ●探究管理者心理

  在煤矿,一提及安全管理,管理者中十有八九都会摇头叹气。他们自有其理由:

  一怪职工素质差。煤矿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技术强者近年又频频“跳槽”,企业想培训工人却苦于缺少资金,有管理者说,科技含量太低是引发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怪装备太落后。国有煤矿尤其是南方煤矿的吨煤开采成本太高,必要的安全投入无保障。据重庆煤炭行业调查,除松藻矿务局给下属6对生产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测系统外,其他各局(公司)均无现代化的瓦斯检测手段,今年发生的两起特大安全事故与此有直接关系。

  三怪现场控制难。南方煤矿地质构造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粉尘五毒俱全,加之工人习惯性违章严重,虽然严防死守,但事故仍是防不胜防。找借口、寻理由便使少数管理者得以自我安慰、自圆其说。

  ●重拳出击,攻心为要

  安全形势严峻,许多企业都会采取“刑乱用重典”的做法,想用重奖重罚来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其实不然,在有的单位施用“攻心术”却远远胜过“大处方”的收效。打通二矿在安全管理上采取攻心提高认识取得了明显效果。首先是交给职工必要技能,把安全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培训、考试、验收三分离,保证培训质量。其次,把工作面搬进小课堂。将全矿30年来的各类事故分门别类,筛选取出典型案例进行全过程剖析,并逐一找到避险措施,让职工反复学习,增强职工抗灾自救能力,去年1月14日,就有11名职工在煤与瓦斯突出现场躲过了灭顶之灾。第三,亲情教育效果更佳。多年以来,打通二矿针对安全事故95%以上系“三违”所致这一现实,有针对性地办起了“三违”综合“诊所”。社区每年要同职工家属签订安全保证,家委会天天晚上坚持安全喊话,凡是有“三违”表现的职工,必须要亲属陪同到安监处接受帮教,同时接受两天不给任何待遇的转化培训。三年如一日,常抓不懈,如今“三违”直线下降,事故得到有效抑制。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分 类 信 息
:MBA备考百分百上线
   送你出国学英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热销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外专局PMP权威班
:风情体验之欧罗芭
:国际长途0.33元/分
:青岛招商项目展
:网上车展-邀请函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