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
75年的岁月,人民军队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常规到尖端、从陆军到多兵种的划时代变革 。
在人民军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有许多里程碑式的标志:“两弹一星”、运载火箭、战斗机、军舰……在这些丰碑上,镌刻着国防科技人员的心血,更镌刻着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今年5月8日,我国某港口海风轻拂,一支远洋测量船队圆满完成我国某大型科研试验任务,载誉归来。
一声汽笛鸣响,船队缓缓驶入港口,背后一条雪白的航迹伸向海天。此情此景,把记者的思绪带到测量船队首次远航的那一天。22年前,正是在这条航迹上,测量船队穿海峡、跨赤道,远征南太平洋,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铸就了新的辉煌。
要发射洲际导弹得先建测量船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有了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就好像“有弹无枪”,中国的战略防御能力始终没有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面对国外的核威慑,中国又向着洲际导弹的研制进发。
我国的中、近程导弹试验,一直都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进行。随着导弹射程的增加,落点从西北移向华北,再到东北。而洲际导弹的射程是中远程导弹的2-3倍,陆地不够用,只能向世界公海延伸。
在避开国际航道的荒海上开辟试验区,建造海上机动性强、测量跟踪和控制功能齐全、设备精良的远洋测量船,以弥补陆地测控站作用距离不够的缺陷,填补陆地与海洋测量跟踪站之间的空白,成为发射洲际导弹的前提。
可不是把测量设备搬上船就完事
1965年8月,中央提出建造两万吨级海上测量船的设想。
建造庞大的测量船决不是简单地把陆地上的测量设备装到船上就万事大吉。既要考虑海上测量的特点,因为大海是颠簸不定的,又要考虑导弹测量精度的需要。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国家当时处于被封锁的大背景下,科研人员除看到过几张国外类似船体外型的照片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
在空白中创造,是新中国国防科研人员无法回避的现实,他们也习惯了这种科研方式。1974年9月,上海江南造船厂为海上测量船铺下第一块钢板。到1980年初,在全国24个省市,35个部委,1100多个厂、所、院校,数万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艘综合性远洋测量船诞生了。
这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海上科学城”!全船9层舱室高大威武,甲板上,天线林立,姿态各异,各种特装设备纵横交错,构成一个神奇的电子世界。船上供应充足,发电量可供一个30万人的中等城市生活用电,持续航行能力达100个昼夜,可连续航行1.8万海里,到达世界三大洋的任何一个港口。
远洋测量船的研制成功,使中国导弹发射的观测、控制,从西北、华北可以延伸到世界三大洋的任何一个海域。
多国侦察机沿途跟踪“护航”
1980年,中央军委下达了5、6月间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的命令。
当时,中国划定的试验禁区范围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禁区范围越少说明该导弹准确精度越高。
前苏联于1960年1月首次公开在太平洋进行远程火箭试验时,公布的试验禁区是500×300公里的矩形水域。我国科技人员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从理论上推导出准确的导弹试验区数学模型,确定以东经171°33′,南纬7°为中心,半径为130公里的圆形试验区,远小于美苏的试验范围。实现了钱学森“要争这口气”的愿望。
5月1日,刚刚组建的我国远洋测量船特混编队拉响汽笛,4艘导弹驱逐舰在距离船队1海里的右侧布阵护航,一起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
中国的远洋测量船队首次远涉太平洋,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编队刚刚由台湾海峡进入某海域,几架外国侦察机就开始跟踪我测量船队。飞机飞得很低,机上人员不停拍照,连快门声都能听到。拍照的同时,还不停地往船的两侧扔声纳监听器。他们边飞边扔,船队就边走边捞。
来到大洋洲海域,各国的侦察机更多了,每天定时两三次,一直跟踪我编队进入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南太平洋上演“智斗”
5月12日,新华社奉命庄严宣布:中国将在指定区域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我测量船队即刻按划定的区域警戒,4艘导弹驱逐舰在测量船周围布阵,严阵以待。
5月16日,一某国船只驶近我试验区,经多次警告仍不离开。为了保证试验任务成功,又不发生冲突,只有智斗。指挥部下达了“引离”命令。
这一招真灵。外国船只紧紧尾随我船前行,这样,一直把它引到较远的海域。在外国船只还未反应过来时,我舰船又高速返回,甩掉一只。
不料,离发射还有1个小时,又一艘外国侦察船驶近离我试验区两海里的地方。我驱逐舰从这边将它赶走,它又从那边冒了出来。
怎么办?考虑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和调查船的安全,我方决定用友谊来争取理解。
“两国人民是友好的,为了你们的安全,请不要进入我作业区。”旗语一打出,气氛立即得到缓和,对方发出感谢信号后立即改变了航向,并邀请我108驱逐舰舰长到该船做客。由于试验任务时间紧迫,108舰指挥员果断邀请该船船长前来做客。
没想到,他们的船长真的来了。108舰盛情款待了他们,临走时还送给他们一些啤酒、香肠和糖果。对方十分高兴,回去后派直升机送给108舰一些小工艺品作为答谢。
好似步枪击中千米之外的乒乓球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第一枚洲际导弹顺利发射,并以超出音速20倍的速度向预定海域疾飞。
“雷达、遥测、经纬仪发现目标。”大约半个小时后,远洋测量船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不一会,一个亮点钻出云层。
亮点越来越大,在距离海面还有几千米高度时,装有导弹飞行重要参数的数据舱,自动从导弹头部射出,打开降落伞,徐徐飘落洋面。荧光染色剂把湛蓝的海水染得翠绿。
各个环节立即忙碌起来。直升机迅速测出数据舱的坐标,早在附近待命的我导弹驱逐舰和一艘快艇立刻向落区开进。正在空中盘旋的打捞直升机接到打捞船长的命令,掉转机头飞向落点,垂直悬停在离洋面30米的空中。
钢索吊着海军潜水员刘志勇徐徐下降。他一手抓住吊钩,一手奋力击水,几下便抓住了数据舱。整个打捞过程只用了5分20秒。
就在数据舱被弹出的同时,火箭弹头发着极其耀眼的光芒,一头扎进海里。随即,海水像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水蒸气随着激起的近200米高、直径约30米的水柱一起升高,形成一个庞大的水蒸气雾团,壮观的景象像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一般。8公里以外的一艘拖船被巨浪掀得倾斜近50度。
与此同时,4艘测量船向指挥部报告了落点。经计算,落点误差只有250米,远远低于导弹研制部门提出的两公里的误差指标。从我国西北边陲大漠起飞,到南太平洋孤海溅落,对飞行9000余公里的洲际导弹来说,这种射击精度,相当于步枪击中千米之外的一个乒乓球,或用手枪击中百米之外的一只蚊子。
成功了!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洲际导弹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战略武器能力已经达到实用阶段,中国的导弹靶场试验能力和测控、通信能力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刘冰 本报特约记者刘程)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