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和下西洋到如今我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远航,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执著追求的蓝色梦想,饱蘸着光荣、屈辱、艰辛和抗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创造过世界航海史上宏伟业绩的中国,自明朝中期以后,囿于封建统治者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历史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时代潮流的落伍者,清王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更使中国蒙受了列强霸占,有海无防的耻辱。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结束了有海无防的历史。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近海走向远洋,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英姿与豪迈。2002年5月15日,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远航将再次刷新中华民族的航海纪录,3万海里的航迹将再次印证人民海军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衷心祝愿中国海军此去一路顺风!为此本刊特辟专栏,第一时间报道本报记者随舰环球远航见闻,敬请关注。
中国海军环球航行舰艇编队远航的第一站是新加坡樟宜军港。从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出发继续西行,中国舰艇编队穿行在狭窄、繁忙的新加坡海峡。右舷,高楼林立的狮城展示着自己最后的魅力:著名的圣淘沙岛上,新加坡的标志———巨大的鱼尾狮像清晰可辨。当城市的轮廓渐渐消失在地平线时,海峡里突然阴沉下来,暴雨夹着闪电、狂风在空中肆虐。舰艇编队的苏大队长说,就要进入马六甲海峡了,这是马六甲海峡典型的欢迎仪式———苏门答腊风。
果然,在我们的右前方,莱佛士灯塔闪闪的灯火隐隐出现在视野里。莱佛士灯塔是马六甲海峡与新加坡海峡的分界点,因为纪念新加坡城的开拓者、英国人斯坦福莱佛士爵士而得名。从这里右转,我们的舰艇就真正进入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长约600海里,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7—15世纪,中国与南亚、阿拉伯各国、非洲就是通过这条海峡进行着友好往来。1511年到1945年,该海峡曾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控制;二次大战后,海峡重新归沿岸国管理。现在,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三国共同管辖。
穿行马六甲海峡,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周围络绎不绝的一艘艘外国商船与你同行,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仅次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多佛尔海峡。每年,这里有大约8万艘船只通过,每天平均约有220艘。傍晚时分,苏门答腊风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晚霞悄悄挂上了天边。雷雨过后的天空,能见度异常地高,我们见到了壮美的海上日落。“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成了这里最确切的描述。当红日渐渐沉入海底,一艘货船正航行在我们前方,清晰的轮廓与红彤彤的晚霞构成了一幅绝妙无比的剪影画。
入夜,繁忙的海峡远比白天更热闹。我们的右舷是灯火辉煌的马来西亚西海岸。英国作家伊莎贝拉·伯德在他的游记里这样描绘马六甲:“它无时无刻不使我惊叹。在许多方面,这里有一种中古遗风。现代世界的喧嚣在这里只有最微弱的回声;这里的睡眠几乎无梦,这里的感觉如同儿时阅读的童话。”可如今,一切如同久远的故事:现实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连绵的灯火点缀着这片古老的海岸,空中闪烁的航灯讲述着这里的繁华。通过望远镜,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就在眼前———马六甲城已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从马六甲再往前,间隔不远就是一处闪烁着灯火的城市群,亚兰、丹戎士拔、巴生甚至吉隆坡都清晰可见。
如果不是深夜里苏门答腊风骤起,也许你真不会想到,繁华的马六甲背后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凌晨两点多,狂风骤起,雷电交加,暴雨再一次倾盆而下。一道道闪电生发于云际,消逝在海面。刹那间,整个海天弥漫着一片风、雷、电的狂虐。雷达受到极大的干扰,船体也发生了明显的摇晃。听舰长说,风暴倒不可怕,因为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最令人头痛的是马六甲海峡里的海盗,对商船的危害特别明显。马六甲海盗的猖獗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舰长说,我们的雷达屏上经常显示出一些快速移动的小目标,有不少就是海盗乘用的快艇。现在的海盗,已经不再是原先那种土匪式的游击作案,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集团作案,个个都装备着先进的导航、武器系统,作案手段十分高明。
除了海盗,大国对海峡控制权的争夺也足以令人忧虑。马六甲海峡是美国要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目前,美国已经取得了新加坡海、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还在援建马六甲沿岸的一些军事设施。南亚大国印度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修建了海军基地,并部署了重兵。印度扼守马六甲西口,不仅是为了打击海盗,制止非法军火、毒品和走私,更重要的是对专属经济区进行严密监控,进而控制马六甲,达到掌控印度洋的目的。
第二天下午,我们就要驶离马六甲海峡。左舷的苏门答腊岛渐渐远去,格雷特海峡、印度洋已在遥遥相望。印度海军派出了军舰航行在我们编队附近,密切监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时,天边乌云又起,很快越积越厚。顷刻间,一场苏门答腊风又迫在眉睫。也许,苏门答腊风才是马六甲海峡的真实写照。本报记者钱晓虎
(解放军报2002年06月05日第12版)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