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绮敏
2002年6月6日,是伟大的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普希金诞辰20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圣彼得堡峰会开幕前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圣彼得堡以南25公里处的普希金城,参观普希金的母校———皇村中学,在普希金走上文坛的起点,进一步了解了他早年的学习和创作生涯。
驱车半小时,圣彼得堡的繁华渐渐远去,静谧清幽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下午3时30分,江泽民主席的车队穿过橡树林,驶入这个曾激发诗人无限才思的地方。或许只有用普希金在《皇村记忆》中那充满灵性的诗句才足以刻画出皇村之美:“瀑布像一串玻璃的珠帘从嶙峋的山岩间流下,在平静的湖中,仙女懒懒地泼溅着那微微起伏的浪花;在远处,一排雄伟的宫殿静静地倚着一列圆拱,直伸到白云上。岂不是在这里,世间的神祇自在逍遥?这岂非俄国的密涅瓦的殿堂?这可不是北国的安乐乡?那景色美丽的皇村花园?”
来到已改为普希金纪念馆的皇村中学,江泽民主席受到纪念馆馆长涅格拉索夫的热情欢迎。纪念馆是一座乳黄色小楼,当年是作为皇村宫殿群的厢房而建,1811年成为贵族子弟的高等寄宿学校。
江主席一行首先来到三层参观普希金当年的学习地点。馆长向江主席介绍说,普希金当年作为第一期学生被皇村中学录取,并在此度过了6年学习生活,写下120多首诗,其中很多首在当时就已发表。江主席一面倾听馆长的介绍,一面仔细端详着展框中陈列的普希金诗稿手迹、画作和当年的学习用品。在昔日的教室里,普希金当年唱过的毕业歌在四壁回旋,普希金读书时的种种趣闻轶事不时引得宾客笑声朗朗。这里展示的普希金的成长轨迹,不禁使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随着他的诗句追溯着他在皇村的历程:“记忆啊,请你为我描绘那与我息息相关的迷人的乡村,描绘那树林,在那里我爱过,我的情感逐渐成熟,在那里,我从幼年成长为初谙世事的少年,在那里,我在大自然和幻想的抚育下懂得了诗歌、欢乐和安恬。”
普希金从皇村走来,在沙皇统治的年代,以他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由的歌颂,对暴政的反抗;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对爱情的歌唱,对大自然的赞美。他的诗句唤起了人们心底最善良的情感。江泽民主席对普希金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来到二层校史展览厅,走到普希金的铜像前仔细端详,用俄语轻声吟诵起普希金的举世名篇《致凯恩》:“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涅格拉索夫馆长闻此惊喜万分,他由衷地说:“看到一位伟大的外国领导人如此喜爱普希金,甚至还会吟诵他的诗,着实令人感动!”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哲学家和政论家别林斯基曾说:“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他一生共写过800多部作品,涵盖了从早期的抒情诗和浪漫诗,到后期的深刻现实主义著作的广阔范围。他的作品被译成150多种文字,为近200个国家的人民所诵读。马克思在50多岁时学习俄语,怀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普希金的作品。恩格斯曾把《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个别章节译成德文。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回忆说,在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时所带去的文学作品中,他最喜爱的是普希金的作品。
在中俄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中,普希金的名字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熟悉。有史料表明,普希金本人读过不少有关中国的书籍,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兴趣和感情。他曾请求沙皇当局允许他出访中国,但遭到拒绝。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作品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流传。很多中国孩子是听着他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长大的;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青铜骑士》、《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也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1999年6月6日,江泽民主席亲自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诗歌音乐会,与中国艺术家和中国观众共同欣赏普希金那不朽的诗作。
时光荏苒,21世纪的晨光为普希金的故地送上来自中国的遥念。江泽民主席在参观结束前的题词———“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正是中国人民对普希金这位文学巨匠敬佩之情的真实写照。
(本报圣彼得堡6月6日电)
《人民日报》(2002年06月07日第三版)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