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八日电(记者徐足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今天在香港举行的“人口老龄化:机遇和挑战
”研讨会上致辞表示:我们需要对“老化”这个观念,以及对长者的定义有新的认识。人口老化不一定只会为社会带来负担,
如能好好利用长者资源,亦可为社会创造一些新的动力。
董建华说,过去五年,香港加强发展社区护理服务,已有约二万九千名长者接受了 这些服务,比五年前增加了约六成
。亦为无法在家中居住的长者提供了约二万六千个资助安老院宿位。现时香港超过一半的长者居住在资助公营房屋。在这个财
政年度,香港在安老服务方面的支出达到三十五亿港元,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多;而为长者提供经济支援方面的支出为一百二
十亿港元,比五年前增加超过五成。
最新人口推算显示,在二0三一年,香港每四名市民就有一人年龄达到六十五岁或以上。突显了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
比想象中的快,香港的年长人口在三十年内将会超过二百万,与现时七十八万相比,增幅超过一倍。
董建华认为,人口老化,会为香港的社会保障、医疗护理和安老服务带来更大压力。但是,年老并不等于体弱多病及
需要别人照顾。事实上,随着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市民愈来愈长寿,加上将来会有更多长者拥有更高教育程度、更好健康和更
佳的经济能力,因此人口老化不一定只会为社会带来负担,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长者资源,亦可以为社会创造一些新的动力。
董建华说,研究发现,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年老后也可以享有健康、积极的人生。事实上,香港的长者大多身
体健康,过着独立的生活。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积极研究如何让长者过丰富健康的人生。我们需要对“老化”这个观念,以
及对长者的定义有正确的认识。老化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带有积极意义的人生必经阶段。我们不应视长者为负担,误以为长
者身体衰弱,又无生产力。在我们的长者人口之中,其实只有约百分之十有某程度的缺损,需要一些援助和照顾。事实上,大
部分长者都能够继续扶持家人,贡献社会。
来自北京、澳洲、以色列、日本、瑞士和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今天的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国家民政部副部长
、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的实践》的长篇演辞。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