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七日电题:中国矿城可持续发展须予重视——访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
中新社记者张素平
中国的三百九十座矿业城市中,有四十七座正处于矿产资源即将枯竭的关头,由于 以矿业为单一支柱产业,这些城市
面临着经济衰退的问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严肃指称:“中国矿业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朱训说,中国很多矿业城市都是随着矿的发掘在偏僻的矿产地建立的,如克拉玛依、大庆、攀枝花、平顶山等。其中
许多城市别的产业没有形成气候,在地理区位上又处于劣势,一旦矿产资源枯竭将会带来大量人口失业,而且再就业十分艰难
。辽宁的煤城阜新是较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之一,由于矿山资源枯竭,引发一部分工人失业,居民生活较为困难,城
市经济发展缓慢。
“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三分之二正进入老年期,四百四十座矿山即将闭坑,将影响很多矿工的
工作和生活,形势严峻。”朱训语气沉重地说,“何况所有的矿业城市都必须面对矿山闭坑的一天。整个社会必须重视矿城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
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在中国被统称为“四矿”,近年来出现一系列日趋尖锐的问题,朱训曾在全国政协大会等重
要场合呼吁重视“四矿”问题。他认为,解决“四矿”问题刻不容缓,尤其是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屡屡发生群体事件,已给社
会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有鉴于此,朱训指出,在建设新矿山时,应尽可能依托附近的城市来建设后方基地,不再在矿区建新矿城。“近年在
新疆塔里木盆地开采油田时,没有在油田附近建城,而是把矿工的家安到七百公里外的乌鲁木齐,这种做法就很好。”
“另一方面,如果因矿山附近实在没有城市可依托而不得不建城,也应为新兴矿业城市制定有多个支柱产业的多元发
展战略,并控制城市的规模。开采资源时要采取兼顾规模效应和服务年限的适度开发战略,为城市发展其他产业争取时间,而
不要一味追求高指标很快把矿采完。”
朱训的办公室中有一只柜子,里边摆满国内外的珍贵矿石标本。“我这一辈子都丢不下矿。”曾任地质矿产部部长和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朱训言语中充满深情,他的绝大多数论著都与矿有关。
他补充,“鉴于矿业城市对矿产资源的依存关系,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也是矿业城市延长生命周期甚至起死回生的救星
。辽宁省八个有色矿山破产了七个,而唯一幸存的红透山,正是得益于矿山自筹资金加强勘查发现新的资源,从而得以延长了
二十年寿命。这是个可贵的榜样。”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地质工作在削弱,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明显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
更大。必须重视地质勘查工作。”朱训强调。
“四矿”问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及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进行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工
作,召开在即的全国政协第十八次常委会议也将“四矿”问题预定为主要议题。
“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重视,‘四矿’问题将能逐步得到解决。”朱训最后充满信心地说。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