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雨石)尽管陕西省市各级教育部门早就明文规定取消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考试,可择校考试、收取额外费用仍然在西安盛行。这种应试教育不仅苦了孩子,更使家长为上学资金而疲于奔命。
为孩子上学“押”上了20年的生活
据了解,应试教育使家长不得不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孩子“安插”到“名校”上学,为此,家长们费尽心思。
西安市边家村彭女士6岁的儿子秋季要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与丈夫于去年就开始“筹备”此事。去年年底,她决定让孩子在某小区小学上学,但要在此上学就要成为该小区的业主。为此,今年年初,她花掉自己所有的积蓄,并贷款以20年按揭的方式在该小区买了一套住房。
日前,她按照该小区小学的吩咐拿上了购房合同、购房收款收据、独生子女证、户口本等前去报名。几个小时以后,她终于为孩子领到了报名卡。
据彭女士与众家长闲聊时了解,去年该校对于小区内子女的收费是8000元(小学6年),今年改为每年交纳3000多元(含学费)。如果去掉学费,每年交纳的费用最少也有2500元,照这样计算,6年交纳的额外费用最少也有15000元,比去年的标准多了7000元。据她了解,小区外的孩子如果要在此小学上学,该学校按照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每个学生要收取35000元的额外费用。
择校考试、收费不是个别现象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跨区入学的学生要交一定数额的借读费,家长对此也没有意见。甚至,另外出一定的额外费用也可以接受。但令家长难以理解的是,这种费用不但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变得神秘起来,一直到交纳之前还不知道到底该交纳多少。
据介绍,家长的初衷是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一些学校也就适应这一“需求”,考试后“择优录取”。一些企业为职工着想,与附近的重点学校签定合同,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供一部分学习好的子女入学,而考试较差的学生就要交纳很多的费用才能入学。西安市东郊一重点中学,对于超过签定合同的企业子女数的学生,考试成绩差1分,就要多交纳7000元,差2分则要交纳14000元。某大学附属小学对外来学生,每人收取30000元的费用……
目前在西安市的省级重点中学有30多所,市级重点、区级重点则更多,他们都成为家长选择的对象;重点小学也是一样,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几乎年年都以各种形式举行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的择校考试。某中学校长曾无奈地说,择校风并非是一两天形成的,也并非仅他们学校这么做。西安市就这么多生源,他们不抢优秀学生,就会有其他学校去抢。而好的生源不仅意味着高升学率,更意味着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这种现象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病
为了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家长几乎耗尽了自己毕生的积蓄,甚至还欠了相当多的债务;而如同西安市西郊一家中学一样,只要每学年交纳3000元就可来上学式的敛财学校,便“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
西安市含光门外一重点小学的多位老师忧虑地说,择校有许多弊端,择校考试不仅让孩子面临太大压力,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一旦考上重点学校后,便往往不专心学习、上课做小动作,而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也因此而放松。对于那些没考上的学生无形中造成了压力和打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记者日前采访西安市一家重点中学校长时,这位校长也感叹到,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教育部门应当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在限制择校考试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杜绝这一现象,引导社会进行素质教育。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