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吴敏
这些人在大陆的行程,与哪些人会面,谈了些什么,台当局都一一记录在案
日前,台湾“警政署”接受了“国安局”的指示,发动全台各警察机关针对台湾500大企业进行情报搜集工作。被中国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指定的“三通”谈判代表———台塑集团 董事长王永庆和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已经被锁定为“首要监控目标”。实际上,这仅是台湾“忠诚调查”的一部分。
使用特务手段调查公务人员
前不久,台“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研拟完成了“公务人员品德及忠诚特殊查核办法”草案,涉及对象范围相当广泛,所有初任、调任涉及“国防、外交、科技、情治、财经、大陆”六类事务和涉及“台湾安全或重大利益业务”的常任文官都必须接受“忠诚调查”。据了解,调查内容相当庞杂,既包括有无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是否有“双重国籍”、因财产申报不实受处分或行政惩处等,还包括是否从事“间谍活动”,即“未经许可或授权,与外国情治单位、大陆或香港、澳门官方或其代表机构联系接触,或受其利诱胁迫”。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部分“调查项目”都将矛头对准了那些“与大陆有关的人”。原为大陆居民、后来赴台定居者,自然首当其冲。公务员自身,或其直系亲属、继父母、配偶及其父母曾在大陆或香港、澳门长期生活或任职者,也都难逃“特殊查核”这一关。更骇人听闻的是,负责此事的“调查局”手段毒辣,除一般调查外,还动用包括窃听电话、调查财务往来资料、搜集个人隐私等非常手段。
工商界巨头被牢牢盯住
与此同时,台商和500家大企业也被拥有7万名警力的“警政署”牢牢盯住。他们被调查的内容包括:是否支持“三通”、支持或反对的具体意向、在大陆及岛内的投资情况、有无中资介入、在大陆的投资是否影响“台湾安全”等。对此,“警政署保防室”副主任黄明得在记者会上振振有辞地说:“这些都是必要性的调查,否则我们怎么知道台商在想什么?……像王永庆、高清愿这种主张‘三通’的台商,基于维护台湾安全,我们当然要展开调查,确切掌握他们的最新动向。”据了解,“警政署”已经责成所属单位展开查核,并将掌握的资料进行汇集和统计。
监控岛内人士由来已久
事实上,为打击政敌,巩固极不稳定的“政权基础”,陈水扁上台不久就以特务盯梢等手段,监控岛内政党、政要和政敌的言行,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早些时候曝光的“《国安日报》事件”。当时,由“法务部调查局”300多名基层调查员组成的“改革协会”披露,“总统府”和“国安局”指令“调查局”搜集在野党及政要、政敌的情报资料和隐私,编辑成《国安日报》。据称,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台北市长马英九等9人均榜上有名。连战、宋楚瑜的电话和行踪都受到严密监控,连战一星期打几次高尔夫球,球友是谁;宋楚瑜一星期打几次牌,牌友是谁甚至输赢情况,《国安日报》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此外,《国安日报》还将9名政要的相关资料分类、建档,不过他们都有特定的代号,外人难以知晓。
来过大陆的知名人士更难逃魔爪。王永庆及其厦门“海沧计划”早就是“国安局”的重点“搜集”对象,这已是人所皆知的“秘密”。对于赴大陆交流的在野党“立委”、低职位“公务人员”和学者,“国安局”虽无法监控他们在大陆的行踪,但往往会在他们赴大陆之前,通过种种途径摸清相关细节,等他们返台后再“主动、积极地拜访”,希望他们“清楚地交代大陆的行程”,包括与哪些人会面,谈了些什么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对于那些赴大陆的退役将领,无论是探亲访友、旅游经商还是其他事由,台当局都担心他们“泄露军事机密”,因而在他们身上花的功夫更大。
开启了陈水扁时期的“绿色恐怖”
标榜“民主”和“人权”的台当局大搞所谓“忠诚调查”,表面借口是“台湾安全”,实际上是“‘台独’意识”在作祟。尤其是最近,岛内各界纷纷赴大陆进行交流,王永庆、高清愿等企业界巨头更强烈要求尽快开放“三通”,这使当局的大陆政策相当被动。台当局展开“忠诚调查”,摆明了就是要阻挠各界人士赴大陆,为两岸交流及“三通”热泼冷水。
台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引起岛内各界强烈反感。国民党和亲民党“立院党团”都表示,将提案“删除忠诚调查的法源”。《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也相继发表社论,抨击“忠诚调查”是重现了蒋介石时期的“白色恐怖”和李登辉时期的“政治侦防”,开启了陈水扁时期的“绿色恐怖”。舆论界还提醒说,“忠诚调查”的真正对象“应该是那些顶着‘中华民国’官衔、极力推动消灭‘中华民国’的不肖分子及其不忠行为”。▲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