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同一事件不同结论 “哈佛博士”引发媒体争吵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05日09:4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5日消息:最近有关山东“哈佛博士”陈琳的报道五花八门,各家媒体报道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 ”也极其相左。

  本网注意到,经过一段来的所谓“争论”,这一“事件”本身正在引发一场媒体间的“争吵”。

  今天,北京的两家媒体就分别发表重头的评论,现全文转载如下,仅供网友鉴赏。

  北京青年报:“百万年薪”的戏法可以休矣

  7月3日,本报发表了记者郑直的长篇报道《证明哈佛博士》,由此澄清了“百万身价校长”陈琳的身份迷雾。我们 注意到,不少读者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哈佛博士竟然是真的!”

  陈琳的确是哈佛博士这个结论让不少人感到尴尬。首先,质疑陈琳学术身份的那些报纸也许会有些不好意思。过去, 媒体一旦质问某件事,最后往往会证明媒体起到了捍卫公众知情权的作用,但这一次,不少报纸的确是冤枉了陈琳,那些不做 深入采访的记者也的确把陈琳推到了几乎无法自我证明的荒谬境地。虽然媒体对社会现象发问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在“大胆 假设”之后,必须做“小心求证”的工作,否则,只会把公众的视线搞得更浑浊,把一些事弄得难以理解。

  最应该感到难堪的应该是高薪聘请陈琳的山东外事翻译学院。这家学院仅仅与陈琳博士通过几封电子邮件、见过一次 面,就以百万高薪聘请他担任常务院长,并通过新闻媒介大肆炒作。一个月后,又仅仅因为一家报纸发表了质疑陈琳学术身份 的文章,在未做调查工作的情况下,就一致通过了对陈琳的解聘决定。如此轻率的“请神”和“送神”,不能不让人心生疑窦 :这家学院到底是要延请优秀人才,还是只不过要制造新闻轰动?这样的炒作真的能够正面提升该学院的形象吗?

  一段时间以来,“百万年薪”的招聘故事充斥了人们的视听。但凡某家单位发出“百万年薪”的招聘信息,立即就成 为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正是看准了这种广告效应,一些人把“百万年薪”当成了戏法来玩。等到新闻效应做足之后,招聘的 单位马上就以“感觉不好”、“很难沟通”为由,将高价人才扫地出门。这样的做法多了之后,让人感觉这些单位并不像他们 标榜的那样“求贤若渴”,而是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人才、应该怎样使用人才。整个人才市场也因“百万年薪”的吆喝而变得浮 躁和急功近利。

  那些质疑陈琳学术身份的报纸先是落入了人家的“新闻陷阱”,既而又充当了解聘的导火索。看起来,以后听到类似 “百万年薪”的故事,还是不要太热心为好。至于那些老拿“百万年薪”说事的人和单位,还是另外想点别的广告招数吧。( 本报评论员蔡方华)

  检察日报:“哈佛博士”事件呼唤新闻工作者勿忘社会良知

  从上周开始,一篇篇关于哈佛博士真伪的报道牢牢吊住了读者的胃口。

  先是6月26日《中国青年报》以《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的醒目标题,质疑民办的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以百 万年薪聘请的常务副院长陈琳的哈佛博士身份;继而是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于报道发表的当日宣布解聘陈琳;再是包括中新社( 编者注:是中新网)在内的多家境内外媒体开始进行多角度的追踪报道;最后是7月3日的《北京青年报》以《证明哈佛博士 》的标题刊登报道,证实哈佛教授确认陈琳的哈佛博士身份。短短一周内,由一方质疑,到百家猜疑,再到峰回路转,简直就 是一篇充满悬念、跌宕起伏的惊险小说。而原本一无所知的读者,在各种报道中驻足穿行后,相信对媒体权力的“魅力”无穷 有了切身的感受。

  对两家青年媒体同行的勇气,我不由得不佩服。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众媒体大炒“百万年薪聘哈佛博士”的背景下,对已成为公众人物的陈琳的哈佛博士身份大胆 质疑,并通过有目的的采访,掌握种种证据,逐渐证实自己的猜测,进而在媒体上公开进行报道,使“百万年薪聘哈佛博士” 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管报道有无漏洞,但记者独特的观察和不懈的意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舆论倾向倒向一边的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对《中国青年报》的质疑再次提出质疑,通过迂 回曲折的采访,找出了前一报道的不完善处,补充了独家采访而来的证据,最终作出“哈佛博士货真价实”的结论,其视野、 其胆量非常人所有,真乃有“世人皆浊,惟我独清”的气度。

  不过,让我们困惑的是,同一个事件,同样的报道,我们看到的内容则是完全相反的——《中国青年报》给我们描述 的陈琳,似乎是个只会狡辩的骗子,而《北京青年报》给我们描述的陈琳,又似乎是一个不谙世故的书生。很显然,记者和编 辑立场、方法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所在。

  关于陈琳的身份,现在似乎可以作一个定论了。但是,因为媒体对他身份的大肆报道而受到的影响恐怕一时半会儿还 平息不下去。也许,在官司满天飞的今天,陈琳也会拿起法律武器来讨个公道,这,不在我们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要说的是,“哈佛博士风波”,自始至终都是新闻媒体炒作的产物。那么,在这场风波似乎要告一段落的时候, 我们新闻媒体应该从中获取什么启示呢?

  在新闻法或者舆论监督法尚未出台的今天,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有时候会受到无理由的限制,有时候又会被毫无节 制地滥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为谋求正当的媒体权力而呼吁,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媒体权力的无端扩张和滥用。我以为,那 种带着倾向,带着感情,甚至带着偏见去行使采访权和报道权的做法,最终只会伤害媒体自己。新闻只有真实才是新闻,新闻 工作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在行使媒体权力的同时,更多地想一想自己身上背负的“社会良心的守望者”的责任,这就是 “哈佛博士风波”留给新闻媒体的启示。(吴逸)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浪花一朵朵
[N]三万英尺
[M]梁祝协奏曲
[M]王力宏-龙的传人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美丽生活,尽在易趣
  • 二手笔记本3折售
  • 最新电脑配件低价
  •   西单igo5天天特价
  • 1~3折超值礼品书
  • 畅销计算机图书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