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格达7月6日电(记者顾正龙) 自1996年底联合国开始在伊拉克实施“石油换食品”计划以来,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在一个情况复杂、多变,军事对抗险象环生的国际环境中,积极参与,为缓解伊拉克因受制裁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作出了贡献。
据有关材料显示,1996年由于国际制裁,中伊双边贸易额仅为115万美元。其中,中方 对伊出口104万美元,进口11万美元。但自1996年底联合国开始在伊拉克实施“石油换食品”以来,中伊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2001年两国的贸易额达4.7亿美元,中国向伊出口3.97亿美元,进口0.73亿美元。5年多来,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下,中国共与伊拉克签定并向联合国提交了791个总价值36亿美元的合同申请,并从伊拉克得到了2.365亿桶石油份额。
伊拉克是世界石油大国,目前已探明储量为115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占欧佩克国家石油总储量的15%,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此外,伊拉克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尚未进行石油勘探。据专家估计,伊石油储量可达2800亿桶,将大大超过沙特阿拉伯目前的石油储量,跃居世界第一。
自实施“石油换食品”计划以来,中国有关公司在联合国有关制裁伊拉克决议的框架内,积极参与伊油田设备的供应和维修、油田改造和炼油厂的修复等项目的投标,扩大我对伊石油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与此同时,中国公司与伊拉克石油部门积极探讨石油领域的合作途径。
据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经商处黄炳松参赞介绍,在实施“石油换食品”计划前,在伊拉克常驻的中国公司仅3家。但截至目前,与伊方开展贸易业务的中国公司已达70余家,大部分为国营公司。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前,中国对伊经贸往来基本上是轻工产品、劳务出口或建筑承包工程。实施计划后,机电产品、施工和农业灌溉设备等成为对伊出口的主要商品。尤其是电站产品,中国公司迄今已与伊方签定了8个电站合同,总金额达20多亿美元,在伊拉克的电站市场独占鳌头。另外,中国已向伊拉克出口了近3000辆各类汽车和50台机车。在伊拉克城乡随处可见的中国产各类车辆,成为巴格达的一道风景线,为缓解伊拉克城乡交通紧张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对伊出口仍有大量空间和商机有待开发。同时我国在对伊贸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如产品质量、公司信誉等。(完)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