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堡遗址日前在陕西省南郑县被发现。经文物专家初步考证,该古堡极可能为民间躲避战事频繁侵扰而修建的“避难所”,由于地处川陕“生命线”———米仓道道口,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古堡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古堡位于南郑县协税镇石门村的小汉山山顶,东为大汉山。站在山上,不仅北面的南郑县城、汉中市区了然在目,南面逶迤蜿蜒的川陕“生命线”米仓道,也看得十分清楚。古堡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外城”城墙高2米,宽近1米,大石垒筑,十分坚固。由于因势取形,皆在险要处构筑墙体,故防卫特征明显。在距离“外城”30米接近山顶顶端处,还有几处不太完整的“内城”,墙体也都在2米高左右,大门、台阶依稀可辨。另外,古堡内还发现了多处石制建筑构件,以及火烧过的灰土遗迹。据文物工作者估计,该古堡总面积约在1万平方米左右,工程量巨大。
推测为清代民间“避难所”
从现场发现的陶器碎片、清花瓷残片来看,古堡的建筑时间大约在清代。结合白莲教、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在汉中活动情况,以及古堡“防卫”性建筑结构、地形,汉中文物专家李烨认为:此堡应是当地民间筹资兴建的“避难所”。李烨说,古堡虽然易守难攻,但由于山顶无水,蓄水亦不可能,只能守上3天左右,故作为长期性军事要塞不大可能;同样作生活居所更不可能。依此,当时白莲教、太平天国在汉中活动多年,经常是流动作战,一般获得财物后,很快开拔,而此处距离南郑县县城很近,又俯瞰汉中盆地,易于望观察动态,所以“避难”的意义很明显。他推测,当时有警时,群众往往背着干粮和水上山,躲上几天,一旦来犯者离去,便再下山,“避难所”容纳的人数在600-700人左右。
但是,因在古堡内没找到文字遗迹,加上史料也无记载,到底何时修建、修建者何人,还需近一步勘察考证。
极具研究及旅游开发价值
南郑县文管会副主任余中平指出,古堡能建在此处,应该与米仓道有很大联系。此外,该古堡作为汉中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避难”建筑,对研究白莲教、太平天国在汉中的活动,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物工作者称,如能在加强对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将对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南郑县文管部门已着手对遗址进行保护。(潘京)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