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蔡益华、陈辉
新闻背景
今年5月22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17号发生一氯化硫危险品泄露事故,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广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及时赶赴现场,成功地处置了 这一起事故。可能许多市民并不了解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的特殊功能,比如平时火灾发生时常伴随着建筑物的坍塌、变形等,会出现人被夹在石板中或埋在地下等险情,这些疑难杂症都需要这支特殊的救援队伍。记者昨日有幸走进这支在最危难的关头拯救生命的消防特警。
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组建于1995年8月,配有最先进最精良的装备,共有执勤车辆19辆、消防船3艘,所有装备价值一个多亿。该队前不久还进口一台最先进的炭疽菌检测仪,该仪器不仅可用于消防,也可用于医学病菌检测,全国仅有6台此仪器,而广东省仅有这一台。特勤队现有官兵144人,其中干部21人,士官、战士123人,由于配备很先进所以官兵的素质都是很高的,特勤大队下设特勤一中队、特勤二中队、水上中队,是广州消防部队一支“尖刀”队伍。主要担负广州地区重特大火灾扑救、特殊灾害事故、突发性事件和水上灾害等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处置工作。
今年上半年特勤队共出动救火189次,救人75次,从1995年成立以来共救火2000多次,救人1000多次。最多一天要出动五六次。目前,特勤队还担负着广州市300到400个重点单位的消防,每个月至少出动一次去负责单位实地演习,熟悉道路水源,建筑特点消防重点部位情况,熟悉自己的作战计划。
绝招一:赴汤蹈火
火灾现场的烟雾、毒气、高温不但是遇险人员的生命杀手,也对特勤队员的心理和身体构成了威胁。特勤队员身穿隔热服或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戴上带有通信系统的头盔,冲向火场。队员们一旦发现遇险人员或待疏散的物资等,马上寻找出口进行投生。在这一系列熟练的操作背后,特勤队员已经过了无数次“赴汤蹈火”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队员不但要训练操作熟练程度,更要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绝招二:上天入地
消防特勤队另一个功能就是“上天入地”,借用相关的救援设备,比如直臂云梯车主要用于抢救被困在高楼层的遇险人员,而地下建筑发生火情,队员要把排烟机安置在地下建筑的适当位置进行排烟,其他的队员携带照明灯和导向绳进入地下建筑,按救人的动作要领利用烟雾视像机在烟雾中摸索,寻找被困人员,人员救出后,用担架抬出火场。
绝招三:化工抢险
化工装置布局稠密、管道交错、爆炸危险性大,燃烧速度快,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和大面积燃烧。因此,扑救化工火灾要以快制快,加强冷却,防止爆炸。当化工火灾发生时,特勤队员对现场迅速警戒,并且佩戴空气呼吸器,铺设分水器。对化工装置进行堵漏时,队员首先用直流水枪冷却储罐,同时用喷雾水枪掩护多功能车堵漏小组行动。如果有人遇险要尽快抢救伤员。
绝招四:生命探测
前几年生命探测仪曾首战救一命,当时广州同福西路一危楼倒塌埋了8人,6名住户和两名维修工被埋。半小时后,7人先后被救出,3个多小时后,有关部门就利用生命探测仪将71岁的阿婆成功搜救出来,消防特勤队就是靠这些先进仪器将生命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事例回放
处置毒气泄露
2002年5月22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17号发生一氯化硫危险品泄露事故,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下午5时,工程人员正在挖厕所排污道,不小心打烂了一个瓶子,马上屋里冒出滚滚的白烟,这时没有打烂的还有二十几个相同的瓶子,特勤大队赶到后首先疏散150米以内的所有居民,用仪器验测后确定是一氯化硫,高压水枪手马上用水枪稀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对事故现场罐装的一氯化硫在水枪手的掩护下进行处理,将现场受污染的沙土和物品放入密封桶铺上活性炭和石灰,然后将桶密封好,交给环保部门进行销毁处理,从而解除了一氯化硫对附近居民的威胁,成功地处置了这一起事故。
抢灭番禺火罐
2002年5月19日下午18时10分左右,番禺区新造镇氮肥厂一甲醇储罐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特勤大队先后出动了重型防化车、综合防洗消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照明车、水罐车、后援车等战斗车辆8台,来到现场队员们见到一个甲醇储罐已经开始燃烧,周围就是几个车间1000多人,和整个村的村民,地上还有很多油罐,如果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队员们首先测量油罐里的温度有多高,是否达到爆炸的燃点,发现温度没有险情于是用高压水枪冷却燃烧管,并用泡沫覆盖罐里的着火点,为了避免再度复燃,再次进行技术冷却,经过全体参战人员1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甲醇储罐火灾于21时左右得到有效的控制,于21时15分被彻底扑灭,再经过3个小时的冷却。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郭爱娣,实习生黄桂香,通讯员蔡益华
热力推荐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