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19岁,是河池地区某中学的高三学生。“无巧不成书”,他与一位同班男生不仅同姓还同名。于是,几年来,他俩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让好些不知情的人张冠李戴,弄出了许多笑话。
首先,因为彼此都是读书郎,同样的名字叫起来自然成了问题。上课时,老师为了区别,每次点名都以他们各自的“属地”相称,如“第五组小李”、“第一组小李”。
值得庆幸的是,不久后,一位小李当上了班长,大家便摆脱了称呼的烦恼,以这个光荣的职务“取缔”了原来的指代,而小李则变成了随口能叫的“平民”。
不过,这种“身份”的鉴别窍门,只对班里的同学生效,出了“班门”,“小李们”就又得干瞪眼了。面对频频出现的误会,两人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要“同甘共苦”,无论好事坏事都双双登场,以正视听。
每当有“小李”的家长来访(两人都是住校生),他们就一同前去,等到眼见为实,确定“此家长非彼家长”后,另一方才中途退场。
而每逢收到指名为“小李”的信件,他俩就一起开封,先同看第一自然段,等到一方恍然大悟,才自觉地把信“让”出。但是,即便他俩再“严防死守”,尴尬的事情仍旧发生了。
一次,两“小李”收到一同校女孩写来的“羞书”,称因为久慕其“酷酷”的球技,想约“小李哥”当夜到操场相见。两“小李”看信后大惊——他们都是校队的“灌篮高手”,不知这位“美眉”究竟想见谁。
最后,为了避免“吃亏”,俩人干脆同时上场,却不料那位神秘女生看见两帅哥双双赴约,竟吓得花容失色,飞也似地逃走了。
小李对记者说,平常在校园里发生的误会,解释过后也就罢了,可更令他烦恼的是,将来高考,或是出到社会,会不会遇到更多更大的意想不到的误会呢?
他还说,带着这点“先见之明”,他曾向当地派出所询问过是否能改名,可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回答称,改名需由家长来亲自办理。而小李的父母都是终日劳作的农家人,几乎没有空闲为他过问此事。小李忧郁地说,听别人讲,18岁以后就永远不能改名了,那他还会有机会吗?(责编:蒋秋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石慧琼)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