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风雨直接影响我国气候本次科考将对斯瓦尔巴德地区与青藏高原作对比研究
本版撰文记者陈明张莉媛
随着中国科学家赴北极探险、科考、建站的壮举经包括本报在内的众多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后,一个个新鲜热辣的北极浪潮便扑面而来。就在中国科学家远征北极之际,一个令广东人兴奋的消息得以证实:尽管广东与北极相距甚远,但意想不到的是,广东人康有为是到达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中国第一人”。康有为的晚年在北极 度过对于中国和北极的渊源,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等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反复提到:至今为止所知最早到达北极的中国人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康有为。康有为的晚年时期是在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度过的,他是中国最早来到北极的第一人。据高登义介绍,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六君子遭到清政府的通缉而四处流浪。其中,梁启超东渡日本,以漂流学者的身份继续从事他改良政府的事业。变法失败后的康有为也和梁启超一样,对自己改良朝廷施政方式,学习西洋治国之道,最终实现中国国强民富的理念深信不疑,尽管是在光绪皇帝失去自由被软禁的情况下,他依然漂流在世界各地讲演,寻求各方的支持。身为广东籍贯的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他的中年就是在漂泊中惨淡度过的,晚年在国外朋友的帮助下来到北极的斯瓦尔巴德地区生活,直到客死他乡。“关于康有为先生在北极度过晚年的说法流传很广,但是并不是很详细,甚至更多的生活状况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福洲这样说。中国人去斯瓦尔巴德群岛无须签证中国早在上个世纪初就签定了关于利用北极的《斯瓦尔巴德地区条约》成为优先享有在该地区科学考察、开矿、建立科考站、从事商业活动的权利。高登义等科学家介绍,1925年,中国、美国、前苏联、挪威、日本等9国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签定了科学利用、开发北极的《斯瓦尔巴德条约》。凭着这个条约,中国成为世界上9个在北极地区享有优先权利的国家之一。有消息说,中国作为斯瓦尔巴德地区条约的成员国之一,在进入该地区不会受到太多的约束,甚至乘坐飞机直接出入当地无须办理通常情况下必须的签证手续。对此,中国探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登义在众多新闻记者、知名科学家、挪威王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等均在场的情况下予以证实:“我几次乘坐飞机进入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和参加会议,都无须办理进入他国所必须办理的签证手续,充分享受到条约中规定的权利。”挪威人民欢迎中国考察团“现在正是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的夏季,是当地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我欢迎大家去那里从事科学考察活动。”挪威驻华使馆文化专员梅园梅女士向记者这样说道。作为挪威使馆的文化专员,梅园梅女士坦言自己非常乐意为中国科学家北极科考壮行。梅园梅女士听说本报记者来自广州,立即产生了高度兴趣。她说:“我曾经在1981年和1983年两次长时间在广州、深圳工作,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梅园梅回忆自己当时所见的南方,特别是深圳那时还是建设起步阶段,到处都是工地。“我已经20年没有去南方了,但是从资料上知道广州、深圳是中国南方最有活力的城市。”北极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这次中国科学家和新闻界的先生女士们去那里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我们挪威人民很好客,欢迎你们去那里做客。”梅园梅女士在道别时这样说。北极风雨影响我国气候高登义对记者介绍说,北极和中国在地域上因为相隔遥远,因此中国民众对于北极的认识是十分有限,实际上北极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气候变迁。“北极的大气运动和环境变迁足以影响中国境内的气候环境变化,所以较之南极来说,北极地区离我们的生活更为接近。”本次的科考活动主题就是“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系统对比研究”。记者从相关资料上了解到,中国的气候之所以和一线之隔的印度、越南、尼泊尔等国家差别巨大,主要就是有两个方面在起作用:“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热带气温向中国内陆地区纵深挺进;北极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地区的寒冷空气向南运动。”因此,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足以影响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境内气候。高登义透露说,目前科学家发现在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层减少的现象,至于其原因目前还不明了。“臭氧层减少可以影响到大气变化和温度变化,这种现象对于科学界来说是要引起重视的。”高登义说。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