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我国首次在东台海域放流180尾中华鲟。时隔2个月,这批“水中国宝”生活如何?据在放流海域从事固定作业和流动作业的千余艘渔船观察,首批放流的中华鲟现已“入乡随俗”,未出现因不适应新环境而导致的伤亡情况。
近几年来,一度罕见的海洋珍稀动物频频“现身”东台海域。去年早春,渔民戴加宝在海边港湾里撒网捕鱼时,一网下水,一只体重8.5公斤的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玳瑁”被拖上 岸,识宝的戴加宝当即将其放归大海。今年5月,沿海渔民连续几天在涨潮时,发现一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斑海豹”跃上潮头,其身长约60厘米,体重10公斤,头像小狗,身有斑纹,嘴长胡须。它爬上渔船的胃网大杆嬉戏,并不时向船上眺望。船上渔民用测水篙示意它下水离去,它却发出婴儿般的鸣叫声,似乎知道人们会善待它。
各类珍稀动物为何“常驻”东台海域?据对南黄海颇有研究的中国渔政32531渔政船船长戴长云分析,一是这里是世界上少见的南北两股潮波交汇相拥的活水区,水质环境好,沿海生态环境优越,没有污染源和排泄物,是全国海域优质水域之一;二是海底洄游水路通畅,数百条海底深水道呈扇形,由近滩直通大海深处,一马平川,海洋动物可任意自由来回;三是饵料活食多。海域沙洲众多,成为近千种海生生物的洄游栖息地和产卵区,大量的浮游生物提供了时鲜活食。东台海域曾多次出现过“江猪排洋”的景象,其实就是群鲸追食鱼群形成的奇妙场景。
东台海域现存的世界珍稀物种中华鲟、斑海豹、黑海龟、海鸟黑嘴鸥等等,都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目前,东台市政府和市环保局已将这一海域列为重点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保护工作。(杨九华 聂伟 吴雯)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